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肥料的供给,尤其在每年的生长周期(发芽至落叶前)中,需肥量比较大,那果树什么时候追肥效果好呢?果树最佳追肥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一、发芽前施肥
应以土壤追施无机氮素肥料为主,施用量为全年氮素肥料用量的约1/3,目的是为防止发芽至开花期,因缺氮素造成花的质量差、导致落花落果严重和幼叶生长不良。花器官中氮素含量是树体各器官中最高的,以苹果树为例,花的氮素含量可达5%左右,而叶片中仅含约1~2%左右。其他枝、干、根、成熟果实等器官中含量就更低了。这就是为什么提倡发芽前追施速效无机氮素肥料,而且不强调追施磷、钾肥或速效复合肥的道理。如果所栽果树有缺锌症状(发生小叶病),可在发芽前,对树体喷施约3%的硫酸锌水液,进行防治;若所栽果树落花落果严重,导致坐果率低下,可采取在盛花期喷施0.5~1.0%的硼砂水液;若在此水液中再加入0.5%的尿素进行混喷,效果会更佳。二、生理落果后至果实迅速膨大期追肥
大量的研究证实,此时期内,果树因开花结实及生长,需要吸收利用较大量的氮素和钾素及少量磷素营养。
且花后20~35天左右,是果树吸收钙素和补施钙肥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生理落果停止后至果实成熟期可分为两个生长阶段,即前期果实生长为细胞分裂期,后期为细胞膨大期。
在果实生长第一阶段,若缺少氮素和钙素,会明显影响幼果中的细胞分裂数量,而导致果实变小、减产。
在果实生长的第二阶段,若缺乏钾素,则最终会影响果实的内含和外观品质,表现为果实含糖量、VC含量低和果面着色不良。
因此在上述追肥时期内,最好分两次追施肥料,第一次采取高氮、中钾。
第二次采取低氮高钾的原则:两次追肥,所用氮素肥料为全年氮肥用量的约1/3。而钾肥用量应为全年总用量的约80%左右。
另外,在此时期内,花后20~35天,无论套袋与否,一定要喷施2次钙肥(0.5%的硝酸钙水液,或市售的商品钙肥,如高能钙、腐殖酸钙等),两次喷施相隔5~7天。
此时期内,若发生缺铁症状(即*叶病),可采取喷施硫酸亚铁0.5%的水液1~2次。若有小叶病发生,可喷施硫酸锌0.1~0.2%水液1~2次。
三、果实采收后施用基肥
不同树种,不同品种因成熟收获期早晚不同,施用基肥时间也会有早晚不同,一般施基肥时间大致在9月中下旬至11月初为宜。总的来说,果实采收后,应及时补充施用一次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重肥。
本次施肥很重要,尤其对于那些生长周期短、果实成熟早的树种,如桃、杏、李、樱桃及某些极早熟的品种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这是因为果实采收后,树体地上部各器官均已停止生长,唯独根系仍有较强的吸收肥水能力,且树体又处于最虚弱状态,急需补充营养,以恢复树势,并储存养分,为来年春天生长开花结实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科研和生产实践已证明,我国各地果树种植户习惯于冬季或早春施用基肥的做法是不正确、不科学的。
秋施基肥的有机、无机肥施用量为全年有机肥施用总量+无机磷肥全年总量+无机钾肥全年总量的20%左右。
来源:农业种植技术
《“冬天把地翻,害虫命归天”,错!果园冬季深翻弊大于利》(农业技术网)
在古代的农村,流行一句俗语:“冬天把地翻,害虫命归天”。所以,有人就把这句俗语套用在果园管理中,要求果园进行冬季深翻,这样将会对果树造成极大的伤害。大家都知道,病虫害入冬则进入潜伏期,也就是说病虫害要想越冬就必须寻找适宜的“庇护所”和“隐藏地”,一般都是潜伏在剪锯口、老翘皮、残枝败叶下、枯草丛中、表层土壤里面等,待到翌年的“惊蛰”,才开始从越冬栖息之所冒出来危害庄稼和果树。对于大田作物,冬季深翻主要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减少病虫害系数;二是可以疏松、熟化和改良土壤;三是可以通过风化而激活阴土里面被固定的有效离子,利于作物的重新吸收和利用。所以大田作物最好是进行一次冬季深翻。果园可以在秋季结合施肥进行一年当中唯一的一次深翻,除此之外,任何时候都不得旋耕、清耕、中耕或深翻。为什么果园不允许冬季深翻?果树入冬,特别是“小雪”之后便进入完全休眠期,除延伸根继续向下生长之外,其它的根系则停止生长,而且果树在休眠期时的营养主要贮藏在根系,冬季深翻果园,一旦将根系破坏,很难愈合,不仅造成根系腐烂,而且还会导致大量的贮藏营养损耗和流失,这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冬季,树要休眠,人也要休闲。果园不同于大田,冬季,果园深翻,会将根系暴露在寒风之中而受冻,简直是搞破坏,哪里是在搞什么管理?据气象台分析和预告,年的冬季受拉尼娜影响,北方果区可能会遭遇一场严寒,所以,对于在“小雪”之后还没有施底肥的果园,要求施肥不得开沟,更不得深翻,也不得施用无机肥,只允许施用有机肥,而且还要将有机肥撒施在果园的土壤表层,相当于为果园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保护果树的根系。今年的寒冬,果树如何安全度过?1、树干涂抹螯合氨基酸。目前市场上的氨基酸液体肥大多是勾兑而成,没有丝毫的防冻效果,只有施用鸡毛、猪毛或鱼骨等动物毛骨螯合的氨基酸液,才能真正起到防冻效果。2、浇“封冻水”。按照“封冻水”浇灌的要求,赶在结冰之前尽量完成。3、幼树,可以对树干用白塑料膜包裹棉布进行缠绕。要做好果树冬灌。果树入冬前的灌水量以灌水后当天水分能够全部渗入地下,渗到根系分布层,即幼龄果树30厘米,成龄果树70厘米,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过少不能满足果树需要,过多水分将营养元素冲洗到无根的区域,既造成肥料流失浪费,又不节约水电、人工。判断时,可在灌水2-3小时后,在树盘外围挖坑,即可看到渗水的深度。灌水方法。灌水的方法有多种,如沟灌、穴灌、盘灌、滴灌等,其中沟灌是果园冬灌较合理的方法。方法是:在果园行间挖灌溉沟,沟深约25厘米,顺沟灌水,沟距树1.5米,灌后将沟填平。优点是:土壤浸湿均匀,水分的蒸发量与流失率较少,可防止土壤结构破坏,土壤通气良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不板结。《农药、化肥混用禁忌》(菜农圈)
农资产品混用,是我们平时农事操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不同肥料之间、不同药剂之间,以及不同的药剂与肥料之间都可以混用来提高利用效率。
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什么和什么可以混用,什么和什么之间不能混用,如果把不能混合在一起使用的肥料或农药,混在一起用了,可能会造成烧根烧苗,产生肥害、药害等问题。
今天,把常见的不同肥、药之间的混用知识汇总了一下,供朋友们参考。
一、肥料与肥料混用
不同肥料在混配时,必须要把握下边这几个原则:
(1)混合后,养分配比要适应于当地的土壤特点和作物需要。
(2)混合后不能降低肥料的肥效(有些肥料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养分损失,不宜混用)
如:
草木灰等碱性肥料不能与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混用,会增加氮的挥发损失,降低肥效。
过磷酸钙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石灰等碱性物质混用。因为过磷酸钙含有游离酸,呈酸性,上述碱性物质含钙质较多,两者混用会引起酸碱中和反应,降低肥效,钙还会固定磷元素。
碳铵不能与菌肥混用。碳铵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菌肥里的活性菌有*害作用。
磷肥不能与锌元素混用。磷和锌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磷酸锌,降低磷和锌的利用率。
农家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人畜粪尿中的主要成分是氮,若与强碱性肥料混用,则会中和而失效。
化肥不能与菌肥混用。化肥有较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吸水性,和细菌性肥料混合施用的话,会杀伤或抑制活菌体使细菌性肥料失效。
难溶性磷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难溶性磷肥包括磷矿粉、骨粉等,这些肥料与碱性肥料混合,会更难溶解于水。
具体的肥料间是否可以混合,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农化服务《肥料与施肥手册》
二、农药与肥料混用
一般,肥料和农药之间的混用,大家用得最多的就是叶面肥和农药之间的混配了。
在混配时尤其需要注意这几条使用禁忌
(1)碱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不能与铵态氮肥和过磷酸钙等化肥混用,会使氨挥发损失,降低肥效;
(2)含砷的农药不能与钾盐、钠盐类化肥混用,否则会产生可溶性砷而发生药害;
(3)碱性化肥如氨水、石灰、草木灰不能与敌百虫、速灭威、托布津、井岗霉素、多菌灵、叶蝉散、杀虫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混合使用,因为多数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失效;
(4)化学肥料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用。
化学肥料多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容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效。
另外,叶面肥与农药的混用时,要注意混用的顺序:
混用顺序通常为: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依次加入,每加入一种即充分搅拌混匀,再加入下一种。
三、农药与农药混用
不同农药之间如何混用,有哪些混配禁忌呢?
首先,我们需要对药剂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同药剂按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常分为酸性农药、碱性农药、中性农药等。
正常情况下:
酸、碱性农药之间不能混配,混合在一起,会使成分分解破坏,降低药效、甚至造成药害。
中性农药中,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以及其他常用真、细菌类药剂,大多数对碱性敏感,很容易受碱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有机硫杀菌剂中,有很多是对酸性敏感的药剂,如多菌灵、萎锈灵等,对酸反应不稳定;代森锌、波尔多液等遇酸易分解。
部分微生物农药如春雷霉素、井岗霉素等不能同碱性农药混用,就是农作物撒施石灰或草木灰,?也不能喷洒上述农药。
一般,在农药标签上并没有要求一定要标明其酸碱性,所以大部分都找不到这个指标。但是考虑到使用方便及安全,如果这种制剂对酸碱性环境有要求,往往在注意事项中有特别的说明,例如:本药剂不得与碱性药剂或肥料混用等等条款,这些要仔细阅读。
另外,除了考虑酸碱性方面之外,在混用时还需要考虑以下这几种情况:
(1)某些药剂不能与铜制剂混用:
如福美双、代森锰锌、代森锌、丙森锌、代森联、甲基硫菌灵、硫菌灵以及其他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制剂如铁、锌、锰、镍等制剂,跟铜制剂混用,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失去活性,降低药效,还会引起药害。
(2)很多农药品种不能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混用:
如甲基硫菌灵、硫菌灵可与铜离子络合而失去活性。
(3)微生物农药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常用的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不能与杀菌剂混用。因为杀菌剂本身就具有杀菌活性,会杀死或抑制有些微生物,或某些菌的生物活性,导致降低效果。
(4)具有交互抗性的农药不宜混用
如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具有交互抗性。混合用不但不能起到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的作用,反而会加速抗药性的产生,所以不能混用。
(5)不同制剂混用时要注意
如果不同的制剂混合后出现絮状物、大量沉淀、分层、浮油等现象,会导致减效、失效,还会引起药害!
如:
有机磷类的可湿性粉剂与其他类别农药的可湿性粉剂混用,会导致悬浮率降低;
可湿性粉剂与乳油混用,有时会出现“破乳”(就是将稳定的乳状液破坏)的现象;
部分水剂(如乙烯利、杀虫双等)与一般乳油混用后,有时会出现“破乳”(就是将稳定的乳状液破坏)现象;
嘧菌酯不能与乳油状物质混用等。
混用原则
总的来说,无论是农药与农药混用还是农药与肥料混用,都要遵循下面这些原则:
(1)混配后都要保持各种有效成份的化学稳定性。如果混配之后药液出现不良表现,则不适宜混合使用。混合后即使药液物理性状良好,也要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看是否容易出现肥害药害,再大面积使用。
(2)混用农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要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去做。
(3)混用的农药品种不宜太多。
一般品种类型不要超过3种,否则它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失效或药害的风险也就增加。
(4)农药混配后要尽快用完。
混用农药要做到现配现用,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完,不要存放太长时间,长时间放置也易失效。
(5)忌用井水、污水配药。
井水中含有钙、镁等矿物质较多,与药液易起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降低药效。而污水含杂质多,配药后喷洒时会堵塞喷头,同时还会破坏药液的稳定性,降低药效。
最后,再一次提醒大家,不管是肥料与肥料之间,还是肥料与农药之间,还是农药与农药之间,所有产品的混配都要遵循混配的原则,不能随意乱配乱用,对于一些把握不准的药剂,一定要先做试验,确定安全之后再使用,以免造成严重的损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