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内的猪肉价格就开始下跌,现在猪肉的价格已经低于正常的水平。其实不单单是猪肉,今年水果的价格也在下跌,我们就拿樱桃来做例子说明。
据了解,在去年的时候,樱桃的价格普遍在20元/斤以上,但是今年樱桃的价格普遍在10元/斤左右。这也就是说,仅仅不过一年的时间,樱桃的价格就暴跌50%左右。然而纵使现在樱桃的价格这么低,市场上消费量依然是低迷。从樱桃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现在水果市场到底是有多么困难了。
而在各大水果中,最惨的莫过于黄杏。据了解,上市仅仅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黄杏的价格就暴跌70%,收购价从原本的18元/斤变成现在的五毛钱一斤,可以说比猪肉还要惨。正是因为黄杏价格的暴跌,导致种植黄杏的农民损失非常的惨重,甚至最后只能无奈抛售。
黄杏的发展历史
其实黄杏在我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根据历史的记载,我国最早在上千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黄杏。
等到汉朝末年的时候,黄杏基本上就已经在全国种植,并且还发展出不同的品种。等到我们国家成立的时候,国内就开始大规模商业栽培,黄杏也正式成为一种常见的水果。由于黄杏比较适合气温偏低的地方生长,故此我国的黄杏主要是生长在北方地区。
综上所述,黄杏在我国已经存在上千年的时间,且发展各种不同的品种,按照道理来说的话,黄杏应该是深受国民们的欢迎的。然而实际情况是,从年开始,黄杏的市场规模就在不断地缩小,仅有在上市的时候,黄杏的销售才会出现增长的情况。
这种水果上市仅一个月,每斤收购价从18元变5毛,农民无奈抛售。由此可见,虽然有着“历史分”的加成,但是黄杏在国内的销售量并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竞争者”过多
黄杏拥有着一个特性,那就是不耐储存,这也意味着黄杏的上市时间短,当黄杏成熟的时候,果农们必须要将其一股脑的上市,不然这些黄杏最后只能烂在树上。这样做的话就会导致一个问题的发生——市场上黄杏供大于求,这样一来的话,黄杏的价格就卖不起来了。
除此之外,黄杏的成熟季节在五月份。但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像是西瓜、樱桃、苹果等水果,也来到了上市的时候,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余地就变多了,在众多“竞争者”的挤压下,黄杏的销售量自然是无法起来的。
催熟黄杏的“奸商”
消费者之所以不愿意为黄杏买单,这里面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奸商”导致的。原本黄杏的上市时间是在五月份的时候,但是部分果农为了可以提前上市,赚取时间差价,就给黄杏打催熟素,这样一来的话黄杏就能够提前上市了。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被催熟的黄杏口感往往都非常差,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吃了这些黄杏以后,就会形成“黄杏难吃”的印象。这样一来,等到黄杏真正上市的时候,由于固有的影响,这些被提前上市的黄杏所欺骗的消费者,自然是不愿意再为黄杏买单,哪怕真正的黄杏口感非常的好。
黄杏售价过高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消费者之所以不愿意为黄杏买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黄杏的价格高。部分果农为提升黄杏的口感,就采用了特殊栽培技术,这样一来黄杏的口感确实提升了,但是问题是培育成本也跟着增高了。果农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自然只能选择提高黄杏的价格。
据了解,在今年黄杏上市的时候,部分地区的黄杏就高达20元/斤,很多消费者都在直呼:买不起。正是因为黄杏价格过高的原因,导致消费者们根本对于黄杏没有消费欲望,这种情况下,黄杏的销量自然是惨淡。随着黄杏销量的惨淡,黄杏的收购价也遭到了大跳水。据了解,最开始的时候,今年黄杏的收购价在18元/斤,但是自从黄杏的销售量变得惨淡以后,收购价仅仅只剩五毛钱一斤,种植黄杏的果农损失十分惨重。
结语
综上所述,消费者之所以不愿意为黄杏买单,这主要是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上市“竞争者”过多、催熟上市、价格过高等都是黄杏销售量低迷的原因,当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消费者们才愿意为黄杏买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