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让人深信世界是联系的,哪怕疫情让联系变得脆弱。
我从未想过会由一个叙利亚人告诉我保持开放心态的重要性,但我在那一刻,仿佛看见了他们骨子里流淌的丝路商人的血液,理解了义乌成为新的丝路神话的原因。
Omar来中国十几年了,却只会几句简单的中文,他的妻子是台州人,两人交流也要靠英文。一说到这个,这位健谈的叙利亚商人就有点不好意思。但语言没有妨碍他抓住中国的商机,减糖、中西合璧的甜点、电商和直播,Omar总能敏锐地察觉出中国市场的喜好与风向。
我在一天傍晚走进他的甜品店,店内除了桌椅之外,还有一片按叙利亚风格布置的坐榻:红白绿黄花纹的地毯与靠垫、镶贝母的小壶、铜制矮桌,几个中东客人戴上红色高帽,高兴地自拍假装在中东的照片。
Omar端上我点的阿拉伯咖啡,小小的杯子放在一个花纹美丽的铜盘上,是中东常见的样式。我禁不住夸奖杯盘好看,Omar彬彬有礼地回应:“尝尝,会太苦吗?阿拉伯咖啡里有豆蔻,很多中国客人喝不惯,我会给他们加一点点糖来改善风味。”说着,他拿来咖啡粉给我们看,表示甜品店尽量购买进口货,力图再现真实的叙利亚饮食风味。
“墙上的照片也是叙利亚吗?”两幅建筑风景照占据了店里的两面墙。
“大马士革清真寺,我的家乡最有名的建筑,有一千多年历史,非常宏伟。”Omar的表情波澜不惊,“等一切正常了,希望你们能来旅行。”
年,Omar来到中国,在福建做小家电外贸。两年后,人们眼中的他从商人变成了一个因为战争无法回家的叙利亚人。这一年他的业务做到了义乌,拜访客户时带去的甜品很受欢迎,让他意识到在义乌能做的远不止外贸。年,他开始在中国做叙利亚甜品生意,给众多的中东人怀念的家乡体验,也给好奇的中国人陌生的异域风情。
“我看到中国的餐厅很多叫‘外婆家’‘奶奶家’,名字好记,而且人印象最深刻的总是家里的味道。”所以他的甜品店取名叫“祖父家”。创业的初始阶段颇为坎坷,合伙人失信、餐厅拱手他人,Omar的房车都拿去做了抵押。不过同样来自叙利亚的甜品师傅Hazem一直都在。
年轻的Hazem出生于大马士革的一个甜品世家,会做几十种面包和甜点,6年前来到义乌。我与Hazem只匆匆见了一面,那时他忙完一天的工作,正要下班。我没有打听他是怎样从战乱中的叙利亚离开的,但我从他的满脸疲惫中看出一点快乐:他正在上中文课,还交了一个福建的女朋友,他未来的生活是要在中国创造的。
巴克拉瓦(Baklava)是Hazem最常做的甜点,也是中东最流行的甜点。极薄的酥皮一层层裹起核桃、杏仁、开心果等坚果碎,烤制后再淋上蜂蜜糖浆。吃时用两根手指轻轻夹起,切不可用力,怕捏坏了松脆轻薄的酥皮。入口酥松香脆,舌尖是无与伦比的甜蜜。义乌的中东餐厅基本都供应巴克拉瓦,但“祖父家”的巴克拉瓦是Omar与Hazem重新设计过的,配方里加入了更多的坚果、更少的糖,以增添浓郁的香味、减少甜味——“中国菜里面经常放糖,阿拉伯人都嫌太甜。但对甜品,中国客人却喜欢吃起来没那么甜的。”虽有些许无奈与不解,但两人还是积极地调整出品口味。
“你尝过我做的月饼了吗?为了研发月饼,我都累得瘦了3公斤。”Hazem离开店里时对我说。甜品店之外,Omar还拥有一间甜品工厂,除了传统中东甜点,他们也根据中国人的需求开发新的产品,比如抹茶味的巴克拉瓦,而加入番红花、干果与坚果的叙利亚风味月饼,香而不甜。
第二天中午我再次来到祖父家,Omar带了巴克拉瓦和月饼给我品尝。打开黑色的礼盒,红色绸缎包裹着小巧精致的甜点,中间还放着一小盒番红花。“我发现中国客人很喜欢番红花,在月饼礼盒中加入番红花让整个产品显得高级,中秋节很送得出手。”
一开始,跟Omar聊天于我并不那么容易,我总是忍不住想到叙利亚的战乱、想到昔日伟大的古城笼罩在不绝的枪炮声中,生怕某个问题或某种语气触碰到他们的伤感处。但Omar始终维持着一份微妙的体面,他从不多说在战争开始前就离开了的故乡,却很愿意跟我们聊聊甜品生意。
“你们用抖音吗?看淘宝直播吗?”Omar熟练地打开手机App,展示直播带货的视频。早在年,他就注意到了中国网络上兴起的视频风潮,察觉到其中的商机。互联网经济、直播带货也许更能拉进他店里的异国产品与中国客人的距离。Omar在淘宝开了网店,积极地联络MCN进行合作,已经进行过好几场直播,销售数据也令他满意。
我从没看过一场直播带货,手机里也没有任何一款短视频软件,在他自豪地介绍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Omar得体地微笑:“我理解你们,我以前也跟你们一样是老派人。但我还是进行了尝试,效果不错。现在别的阿拉伯商人也在尝试网络直播,这是个好机会。我建议,不要拒绝新东西,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
他的言辞坦率、语气真诚,举止充满了落落大方的魅力。我从未想过会由一个叙利亚人告诉我保持开放心态的重要性,但我在那一刻,仿佛看见了他们骨子里流淌的丝路商人的血液,理解了义乌成为新的丝路神话的原因。(来源:节选自《南方周末》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