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西北万物才刚刚复苏,绿色还在土壤中酝酿。贺兰山上岩石壁崖,看不到春的痕迹,只有山杏花,躲在山间里悄悄地开放了。人们还没有从冬日的睡眠中醒悟,山杏花已经粉墨登场了。
山杏是贺兰山上特有的一种野生植物,耐干旱,枝干上长满的刺。每逢春天到来的时候,其他花朵还在害羞抽芽时,山杏花已经迎着春寒绽放。一个个小小的花瓣,组成一个个小小的花朵,一个个小小的花朵,又组成一个个大的花枝,在荒芜的山野上,独自开放。
很少有人在这个季节想到它、去看它、欣赏它,它却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最美最灿烂的瞬间。经过漫长干旱少雨的夏季,又以最坚硬的果实,回报给秋季。
从小生活在贺兰山下,早已习惯这里的气候和生活的环境。早些年,人们生活很单调枯燥,公共地带就看不到花卉,很多人都是家里养花,也只有到了早春季节,到山里看山杏花开,过把瘾。我很喜欢山杏花,每次临离开时,顺手折上几支,回家放在花瓶里,一样能够开出娇艳的花朵。
记得小时候家境艰难,做饭都用柴火,时常随哥哥姐姐到山里捡柴。大家都喜欢捡根茎粗的柴火,这样的柴坚硬,用于烧火做饭很耐烧,山杏的根部是最好的木柴。到了雨季,山上会爆发山洪,山体塌方,山树丧失生命力。山洪过后,满山坡上到处都是山柴,这时候,农场的孩子们就会结伴上山捡柴火。
到了秋天,山杏成熟后,小伙伴们又会结伴进山,去采摘山杏胡。我们常吃的杏子,都是吃杏肉,杏仁基本上都扔了,山杏胡恰恰相反,是去壳吃仁。采摘回来的山杏,去皮洗干净,放锅里干炒,炒好后的山杏很好吃,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不错的干果零食。
从小父亲就告诉过我,山杏树这种植物生命力很顽强,秋天的山杏胡掉落在土地,春天来临时,种子就会生根发芽。父亲去世后,我也经常会到山上采摘一枝山杏花,去祭奠父亲。我知道,父亲一直希望我能像山杏树那样顽强,像山杏花那样,虽然花期短暂,也要做最好的自己。
前几年,我开车带着几个同学,曾上山去看山杏花。面对一簇簇的山杏花,大家都十分的兴奋,感叹到:生在贺兰山下,还不知道有这么美丽的花朵。其实,美丽说不上,独特到是更贴切。
大武口森林公园,原来是一片戈壁,人工改造后,园中也有很多的山杏花。说来也奇怪,按理公园内温度要比山上的高,水分要比山上多,可每年的开花时节,总是要比山上的山杏花开得晚。
我每年都要上山看山杏花开,更多的时候是独自一人。看到山杏花开,就会为它不与百花争艳、不与百花争芳的品格所动容。它用自己的根基,默默地守护着大山,无怨无悔。想想人的一生不过如此,平凡而普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辉煌的时刻,不炫耀不世俗,走好自己的路,过好自己的人生就OK。
此时让我想起主席的诗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虽说诗中描绘的是梅花,但山杏花同样有着梅花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