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忘教育初心,他们躬耕雪域杏坛
TUhjnbcbe - 2024/7/6 22:01:00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http://www.kstejiao.com/

  三湘都市报记者杨斯涵黄京通讯员刘阳科

  架起湘藏交流、民族团结的“连心桥”,谱写师徒结对、教研教改的“奋进曲”,年7月,湖南省选派“组团式”援藏教师15人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市第三小学,“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等教师31人对口支援贡嘎、扎囊、桑日、隆子4县5所初中。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湖南援藏教师克服高原反应,坚守高原讲台,坚持送经与取经、线上与线下、融入与引领相结合,将湖南的好资源好经验好做法带到山南,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洒下初心和情怀、倾听花开的声音、见证生命的成长,以昂扬的姿态、铿锵的步伐、扎实的成效迎接建党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熊艳:把美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

  “熊老师好!熊老师好!”走廊上,孩子们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熊老师,您什么时候给我们上课呀?”听着孩子们稚气的话语,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作为山南市三小的援藏美术老师,熊艳可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喜的是,孩子们对美的渴望,对美术课的热爱。忧的是,在美术专业老师力量偏少的情况下,要采取什么方式才能充分地激发孩子们对美的热爱,把美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孩子们的心田?这是熊艳进藏以来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年8月,作为湖南省第九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队的一员,熊艳来到山南市三小担任美术教研组长,负责美术教学和教研工作。她注重寓德育于美育,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孩子们在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深化爱党爱国的情感;她注重业务学习,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反复研读《美术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尹少淳主编的《美术核心素养》等专业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她用爱心、耐心对待每一名学生,用心备好每一堂课,自制了大量的美术教具,录制了大量的微课,致力于打造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深受学生喜爱。

  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熊艳觉得这是实现德育美育融合的良好契机,她和同事们商量之后,争取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决定在全校学生中举办“我爱我的祖国”的主题画展。

  学校有近30个班级,但是美术专业老师缺乏,经过深入的思考,熊艳意识到,美术课程是有限的,但美育是无限的;具体的美术课堂是在有限教室里,但美术作品展之类的大课堂则是广阔无垠的。通过开展各类美术活动,不仅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了欣赏美创造美的浓厚氛围,而且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刚开始他们还有点担心,怕孩子们不敢参加,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非常踊跃,创作热情很高。熊艳充分利用美育手段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忱,并引导孩子们融汇民族元素,把这种爱国之情更生动更优美地表现出来。美术作品展示出来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专业兴趣,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已经展出作品的孩子喜不自胜,暂时没有作品展出的孩子也都跃跃欲试,期待在下次的美术作品展中能有更好的表现。

  年、年的六一儿童节,熊艳带领美术教研组连续举办了“快乐的六一”“童心向党”美术作品展,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作品种类更丰富,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美术的兴趣越来越浓。课间,孩子们在展板前驻足观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帮助兼职美术老师提升美术素养和业务水平,熊艳决定多上示范课,让兼职美术老师在听课和交流中有所收获。她先后上了《我的新朋友》、《美术字》、《花花衣》等示范课,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不同的领域引领课堂教学,并和美术老师一起研课,同课异构剪纸课《对称的美》,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向学校申请创建以剪纸为特色的“剪艺园”,弘扬中国民间美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努力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剪纸艺术的快乐。

  刚到三小的时候,熊艳担任一年级5个班和五年级3个班的美术课教学,一周16节课,这在内地算不了什么,可是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却着实有些吃不消,想着孩子们是那么的喜欢美术,熊艳咬咬牙坚持住了。熊艳经常收到学生爱的表白,有的是汉字和拼音还有图形结合在一起的画面,有的是折纸,有时候是一颗糖,有时候是一朵小小的向日葵……最让熊艳忍俊不禁、感动不已的是,有一次她给学生上彩泥课,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课堂作业之后,还自发的开始做礼物送给她,彩泥做的戒指、手环挂满了熊艳的手,学生的喜爱成了熊艳攻坚克难的动力,每当身体由于高原反应出现不适的时候,每当一个个失眠的夜晚无法安睡的时候,只要一想起这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熊艳瞬间觉得元气满满,充满了力量和勇气。每到周六上午,有边巴西若、达娃等四名孩子要到熊艳那不足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学习美术,熊艳为孩子们科学地设计课程,想在有限的援藏时间内尽可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她来说,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美术造型能力和美术思维能力,牺牲一点点休息时间又算什么呢。

  熊艳深知,援藏的时光是短暂的,她最希望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藏族孩子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双手去创造美并传播美,把美的种子撒满雪域,把最美的画卷绘就在高原!

  陈善苑:从“心”出发,用“心”育人

  年7月,陈善苑带着初心和使命,离开湖南株洲,来到山南市扎囊县教育局工作。进藏以来,他立足干好本职工作,多方面进行教育援藏,成效显著。年被评为扎囊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进藏后,陈善苑在扎囊县教育局分管体卫安和信息化工作,为了把湖南的教育理念与西藏的教育理念相融合,增强扎囊教育的软实力,进藏第一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第一时间搜集到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他带领科室人员转思路、蹚新路,组织各校分管校长和总务主任召开食堂管理、校园安全现场会,通过实地参观、交流经验等方式,认真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扭转了拖沓繁冗的作风。为了提高全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他与株洲市教育局积极对接,协调派出三位信息技术和网络维护老师来西藏送教,扎囊县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人人受益。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扎囊县的短板,为了补齐这一短板,陈善苑带领援藏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袁洁明积极筹划全县心理健康教育,从建章立制,到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教师培训等方面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他组织扎囊县教育考察团去株洲交流学习,邀请湖南省心理学国培专家罗莺莺为全县中学老师和学生作心理健康辅导,带领袁洁明走进扎囊县各小学,以《遇见更好的自己》为题给毕业班的学生们开展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专题讲座使同学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特点,懂得了如何调整心理、应对压力,明白了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善苑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援扎囊教育。深圳速倍云科技有限公司为扎囊县吉汝完小捐赠了价值58万元的VR智慧教室,株洲环宇科技有限公司为扎囊县教育局捐赠电脑6台,株洲市十八中师生为扎囊贫困学生捐款元并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电子触摸屏6台,株洲职教协会为扎囊职高捐款3万元……在得知扎囊县扎其完小五年级2班学生白玛康珠是个孤儿时,陈善苑主动认她做女儿,为她买学习和生活用品,找她聊天谈心,鼓励她努力学习,时常给她家里送去慰问金和衣服鞋子等物品。

  他深深地爱上了扎囊这片土地,与本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因为他和他们一样都有着最简单的追求,那就是让西藏的明天更加美丽!

  段颖平:引领一个学科示范一个地区

  年,作为湖南省第一批“万人计划”援藏教师,段颖平老师踏进了西藏山南市贡嘎县中学,因为有了对西藏的迷恋,对孩子们的热爱,她又有幸成为第二批“万人计划”援藏教师,段老师更加努力,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

  通过将近三年的援藏生活,段颖平老师感受到雪域高原美丽: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气,还有藏族同胞的淳朴和善良。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寒、缺氧、干燥,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也是常态。但作为一名援藏教师,她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克服各种高原反应,尽职尽责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面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段老师在授课时尽量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尽力采取多种方法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多讲一些生活中有趣的故事;为了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她就把课文中的知识以画画形式在上课时展示给孩子们看,既易懂又形象;她还把难记的知识点编成一段段朗朗上口又容易记忆的顺口溜;西藏同胞的孩子个个能歌善舞,段老师就把一些难得记忆的单词或知识点编成歌曲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课堂上能轻松愉快地学会知识,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援藏英语老师,不但要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而且要帮助英语教师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段老师坚持每个学期给学校的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教法的讲座,指导教师怎样驾驭教材和课堂,同时她也坚持给教师们上专业知识课,解决教师教学上提出的疑难问题,尽力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为山南市贡嘎县中学培养一批带不走的英语骨干教师队伍。

  援藏不只是支援贡嘎县中学的教育发展,而是要以点带面,带动西藏山南市的教育整体提升,年,段颖平老师被山南市教育局聘请为第二期深度贫困县送教教师,对扎囊、贡嘎、浪卡子、措美、隆子五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了英语送教下乡活动;年她又受聘到加查、曲松等县中学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示范课引领、课堂诊断、教学指导、交流探讨、辐射县乡中学,老师们受益匪浅。两次活动体现了教学新理念,启发了教师的思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推动了县乡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薄弱学科英语教学质量提升。

  正如卢梭所说的:“当我们用手中智慧的蜡炬指引他人前行时,也为自己照亮了所愿的方向。”在援藏中启迪他人,亦在感悟中不断成长。段颖平老师愿意用自己微弱的星光,去点燃西藏孩子们心中蓬勃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成长。

  胡莹:深沉的爱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年8月,带着对神圣雪域高原的无限向往,胡莹奔赴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农村实验中学开展援藏工作,作为“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中的一员,她兢兢业业,充满情怀,于年12月完成了第一批援藏工作。这时,作为两个年纪尚幼的孩子的母亲,“是走是留”成为了一个难题。一边是孩子,一边是学生,两难之际,是家人坚定地支持给了胡莹留下来的理由,她想的只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她的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前夕换一任生物老师,而这一次续约,意味着她将远离家乡和亲人整整四年。

  为了让工作更加顺利,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胡莹结合藏族学生实际情况认真编写教案,经常自制教具、实验器材,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但是在西藏开展工作遇到的困难还是超出了胡莹的预料,常见的教具准备都成了“拦路虎”,比如在观察种子的实验中,学校购买的玉米粒比较干扁,不适用于实验观察。严谨认真的胡莹不想将就,就利用休息时间跑遍农资市场,一家家询问,一颗颗观察,却没有找到合适的种子,最后多方联络,终于从农业局买了一袋玉米种子。

  种子送到学校后,胡莹心情很激动,学生终于可以正常的做这个实验了。胡莹还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补差,帮助薄弱孩子们打牢基础,树立学习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胡莹的不懈努力下,她所教的班级在考试中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西藏首次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中,胡莹认真分析考试题目,细心讲解、亲自示范每一个实验,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反复练习,在细节上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经过半个多月的演练,学生们都受益匪浅,短时间内实验操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考试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胡莹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在教研上也毫不松懈,毫无保留。在援藏期间,她完成了《动物细胞》、《输送血液的泵--心脏》、《鸟的生殖和发育》的示范教学,积极主动地推动贡嘎县农村实验中学的生物教研工作;与生物组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指导同事们研究考纲,从教学、教研等方面不断调整;多次参加了自治区和市局组织的教学大赛。

  年10月,胡莹在山南市初中教师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山南市生物学科教师参加西藏自治区教学竞赛。比赛场地设在江苏常州的一所西藏民族中学,胡莹在两个月内穿梭于长沙、贡嘎和常州之间,气候条件的变化,工作上的压力,都让她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度住院治疗,但是她还是坚持平衡日常教学和竞赛事宜,最后获得了全区二等奖的好成绩。

  除了本职教学工作,胡莹还走在“精准扶贫”第一线。她先后5次翻山越岭,给家境贫困或者不适合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送教上门。高原氧气稀薄,路况复杂,每次上门送教的路途,对于本身就晕车的胡莹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是一路上呕吐不止,呼吸困难,都没有阻挡住她坚定地决心,前行的脚步。只要到了学生家中,胡莹就会马上调整,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认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主动送上贫困家庭所需物资,还会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改善其家居环境。有一次在东拉乡的一位学生家中,看到残疾的小姑娘躺在床上,还笑着对着老师不停地叫“妈妈,妈妈……”时,胡莹跑到门外忍不住放声大哭!她心想,我的孩子需要妈妈,这里的孩子也需要老师呀!一次又一次的“艰难”走访,让胡莹的经历越来越丰富,援藏的初心也越发的坚定。

  自从踏入贡嘎县农村实验中学后,胡莹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贡嘎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

  吕萍:翻越十万大山,去追寻更为广阔的天地

  吕萍是湖南省第二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的成员,来自岳阳市第四中学。由于受援学校严重缺乏物理老师,临危受命任教物理。为了胜任教学,进藏之前,吕萍利用寒假休息时间温习物理课本,做了整整两本物理课程练习,每节课前重复听网课,温故而知新。

  刚来到西藏山南桑日县中学,吕萍接手的班级都是基础比较薄弱的,但她将“先忧后乐,团结求索”的精神带到雪域高原,不放弃、不拋弃,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她分析学情,精心备课,课堂教学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每一堂课学有所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和观念,给学生安上学习的发动机。

  吕萍忘不了学《杠杆》时,学生不会用直尺90度作图,她手把手,一个个教,不厌其烦;她忘不了在学校值班时的晚自习,带着学生在室外上课,以地坪为黑板,粗糙的地面划伤手指,克服一蹲一起高反带来的头晕目眩,两个多小时和孩子们一起投入的学习;她忘不了,上公开课《物体的沉浮条件》,“同种液体等体积,核心比V排、同种液体等质量,浮力与G比、同一小球不同液体,浮力与G比”规律口诀与例题归纳对比得到专业老师的认同与赞赏;她忘不了,期中考试所带班级的物理平均分以超过其他班级十几分的差距获得了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孩子们得知这个消息,课堂瞬间沸腾起来的掌声与欢呼声,为了奖励大家的进步,自掏腰包购买了奖状、奖品,给每个孩子送去最真切的鼓励;她也忘不了,父亲因患膀胱癌住院五个月,没有请一天假,坚守岗位,人后的独自伤心流泪。

  吕萍艰辛的付出,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与爱戴。桑日县平均海拔四千米,而吕萍所教的班级在教学楼的四楼,每次上课爬楼都是气喘吁吁,乖巧的孩子们总是能在她上一楼时接过老师手中的教学器材和背包。站着上一节40分钟的课,让人精疲力尽,孩子们总是善意的提醒可以坐着上课,老师别那么累。

  吕萍说:“援藏让我有了不同的人生体验,在我平凡的人生里,泛起了一丝耀眼的光亮。我希望每个孩子能用知识的力量走出教室,翻越大山的背面,去追寻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左重元:守望援藏初心,不负青春韶华

  作为一名11年党龄的少数民族中共党员,左重元或许对“民族团结”有着比周围同事更为深刻的理解。当看到上级主管部门下发“对口支教西藏隆子县中学”通知时,他彷徨而忐忑的内心出现了迷失许久之后的静谧,他希望能够亲眼看到西藏各族同胞的幸福生活,他希望自己能够亲身经历汉藏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雪域高原,他更希望自己成为青藏高原上一株普通的格桑花,守望初心,魅力绽放!

  隆子县属于西藏边境县,平均海拔近米,春天相比西藏其他地区“来得晚、去得早”,四周群山环绕,山顶常年积雪,天气怪异,经常是“一日而知四季”。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此地白昼时间长,早上六点天空便是东方鱼肚白,晚上九点西边仍旧辉映着晚霞;气候终年干燥、寒冷、低氧,昼夜温差大,太阳光照射强烈、紫外线强。

  入藏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大家抗争着高反、抵抗着低氧,忍耐着心率过速和高血压,大家克服着鼻腔充血、强光辐射和紫外线……然而,也正是这十四个月里,大家结识了一批优秀的藏、汉老师,认识了一批淳朴、真挚的藏族学生,也有了第一次用汉语在讲藏语的教室里上课,第一次走进藏族同胞的家里喝着酥油茶、吃着糌粑,第一次参加藏族同胞“过林卡”活动,第一次带领藏族教师申报市级研究课题,第一次领头教研组进行教学论文撰写指导和参评,第一次送教玉麦、扎日小学,第一次下乡家访送教残障学生,第一次期末随车送学生返家……

  作为受援学校课改实验的年级主任,左重元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藏族同胞,有更多的时间与藏族学生相处在一起,有更多的责任做好援藏工作。作为一名“援藏工作者”,左重元时刻警醒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诚心待人,以热忱做事,以责任自律,以关爱育生,脚踏实地的践行援藏精神,恪尽职守地落实援藏任务。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恪尽职守、矢志追求”的精神,不就是所有“援藏工作者”共有的精神和准则吗?这不就是近30年援藏人的共同努力工作和辛勤付出,才换来“雅江连沅江,藏汉情义深”的美好局面吗?

  左重元曾说,在这相望、相识、相知、相处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正在升华着,自己不再是单纯的一名援藏教师,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他觉着,自己变成了一名隆子人,就是从这群山里走出来的藏族同胞,买菜、砍价、打趣、嬉笑,做饭,自己慢慢的融入这里,不仅是工作,还有生活……

  田野:在雪域高原耕耘一片优质教研的田野

  年3月下旬,湖南省常德市市级骨干教师田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援藏教师,远赴西藏山南市隆子县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并担任理化教研组长。田野多年坚持扎根教学第一线,教材熟悉,理论娴熟,经验丰富。她接到学校的教学任务后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很快就融入了隆子县中学的集体之中。

  为了促进藏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援藏教师促成了学校青蓝工程的实施,田野与学校的青年老师拉杰、扎西达瓦结对子、传帮带。为了把内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到这里来,在援藏领队们牵头组织举办的“教学大练兵”活动中,田野积极指导参赛老师磨课,评课时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看法。在比武活动中,田野指导的参赛老师取得了喜人的佳绩,激发了隆子县中学理化组教师们教研的热情。

  结合西藏隆子县中学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学情,田野参与了隆子十位援藏教师们针对隆子县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总方案的设计并主导提出了对隆子县中学课堂教学导学案的使用建议。一是知识点层次应该选择最为基础的,以让80%的学生能理解为目的。二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基础的例题和练习。每一个知识点都可配有一个练习题。选题原则上以90%为基础题,10%可以相应的拔高一点,但是一定要让学生使点劲能够够得着。让学生在每堂课使用完导学案之后都会有收获。很快援藏教师设计的隆子县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总方案,以及导学案建议在整个七年级全面投入使用,为隆子县中学边境示范校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田野来到隆子县中学刚担任理化教研组长,马上利用最初的两个月时间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进行了摸底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调查报告,并根据调查报告与组内教师积极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措施,马上撰写成文,论文《针对西藏山南市学生物理学习现状给出的基于科学思维的对策》获得湖南省论文比赛一等奖。

  田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要改变山南藏族地区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不仅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所以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敢于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还要能深入了解藏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端正物理学习态度,坚定学生的学习意志,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力。田野根据调查结论提出教学提质对策,马上在她所教的教学班进行实施,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班级物理平均分(上升两个名次)和及格率(上升五个名次)明显提升。基于成功经验,隆子县中学物理组在接下来的学期全面实行教学提质措施。

  长期以来,隆子县中学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面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田野与援藏副校长陈伟于年9月向西藏自治区教科院申报了省级课题:《西藏隆子县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的研究》,于年11月获得批准立项,为提升物理教师教研能力提供了研究方向。在陈伟、陈俊两位援藏副校长和隆子县中学索朗朗杰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参研的16位老师正在积极进行并全面开展研究。

  田野说:“我是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学习成长,被党培养起来的教育工作者,心中对党充满着感激和热爱。”她希望优质教研教学能在雪域高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连片成长!

[责编:杨斯涵]

[来源:三湘都市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忘教育初心,他们躬耕雪域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