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后来改名为《西行漫记》,它的封面照片想必为众人所知。一位身着戎装的年轻战士身姿挺立,朝着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高高举着一支号角,他虔诚又昂扬地吹响号角,照片就定格在这一瞬间,嘹亮的号角声仿佛清晰响彻耳畔。这张照片后来被评为世界经典照片,它还有一个意义非凡的名字——《抗战之声》。
这张经典照片拍摄于年,取景地就在宁夏的红*前线,出自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之手。这位年轻的号角手是谁?这张照片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完成的,背后有着什么故事?
这篇文章就带大家走进《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故事。
一号角手,后来被授少将*衔,他给妻子留了封信,尘封24年后,揭开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故事。
图
《抗战之声》
年2月,《抗战之声》拍摄者埃德加·斯诺在瑞士日内瓦逝世,第五期《人民画报》上刊登了专题报道,其中就有来自毛泽东同志的唁电,报道中对这位记者表达了深刻的悼念。专题报道中还讲述了他的生平,尤其是在延安革命根据地采访的那段经历,特别提到了那幅《抗战之声》。
《人民画报》在当时的文化界地位举重若轻,读者遍布大江南北,这篇报道被当时的海*指挥学院院长谢立全看到了,他当时正在北京出席海*常委扩大会议。看到之后,谢立全就给妻子苏凝提笔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提起了一段从未宣之于口的往事:
“我在京西宾馆买了五月份的《人民画报》,那个吹《抗战之声》的人就是我,这可以肯定,不会张冠李戴的。当时我不仅是号兵,还是一*团教导营的总支书记。斯诺看我健壮,衣冠比较整齐,又是背了手枪的干部,就把我拉去照相。”
在信件的最后,谢立全还特意叮嘱妻子:“这张相片登载是历史产物,你我知道就行了。”谢立全希望不要对外声张。这段36年前的隐秘往事,苏凝和谢立全夫妻多年,朝夕相处,她也一点不知情。可见谢立全是有意将这段经历埋藏在心底,又为何在多年后告知妻子呢?
妻子接到这封信后,对信中内容大为震惊,家人知道后也只是守口如瓶,没有对外宣扬。那时,谢立全知道自己生了重病,时日无多,这才想要将多年的“秘密”吐露出来,不留遗憾。
回到家中,谢立全又让自己的部下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络,暂时将斯诺先生珍藏在解放*档案馆的珍贵底片借出来,冲印了五张,分别留给了五位子女。在谢立全的心中,那段红*岁月是一段珍贵的经历,需要在心中妥善珍藏。
图
谢立全
年,当时中央电视台需要拍摄一部纪念红*长征胜利60周年的专题影片。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为此去当地走访。他们重走长征路时,在江西兴国县烈士纪念馆就发现了这张《抗战之声》以及放在一旁的谢立全当年写给妻子苏凝那封陈情信的影印件。
这两样史料对大家来说,是充满惊喜的收获,他们立马对照片和信件进行了一番研究,还去实地走访过,《抗战之声》的拍摄史实即将浮出水面。在海**治部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大家找到了谢立全同志的妻子苏凝。
原来,那位号角手就是谢立全,众人知道后,都感叹际遇的奇妙。
这段尘封的红色故事还要从80多年前说起。年8月,宁夏豫旺县,红*西征总指挥部就在此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允许,准备前往宁夏前线采访红*。在一队骑兵的护送下,经过两个星期的跋涉,终于到了宁夏豫旺县,也就是现在的宁夏同心县。
年仅19岁的谢立全已经是红*当时的“老同志”了,他于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工农红*。他来自江西兴国县樟木乡,是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小英雄,已经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了。
就在斯诺抵达宁夏的前几天,谢立全在一次任务中立了一功。红*的粮草等重要物资在运输途中,被敌人的骑兵截获,因寡不敌众,正愁无法脱身。这一消息传回了红*指挥部,谢立全主动请缨前去营救。
上级派给他一队人马,谢立全带着士兵们马不停蹄地去了。在一番智力和勇气的较量下,谢立全很快夺回了粮草,被扣押的同志们也全部毫发不损地解救出来了,还意外俘获了一批敌*战马。年仅19岁的谢立全受到了上级的嘉奖,额外收到了一套崭新的*装。
谢立全还在“爱俏”的年纪,第二天就把新*装穿上了,本就挺拔的个子,整个人显得更加英气逼人了。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精神气的小伙子,一下子抓住了斯诺的眼球,毕竟人人都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
图
埃德加·斯诺
斯诺在宁夏前线呆了好几天,走访了几个地点。一天,他在其他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有名的红*大学,刚架好摄影器材,准备拍摄某一司令员晨练的画面。
清晨的朝日缓缓升起,早上的露水未消。一队学员就在院子里开嗓唱歌,只见战士们迎着迎风飘扬的*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蓬勃有朝气。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战士站在队伍最前方,面朝东方,兴致高昂地吹响了高举的号角,整个人沐浴在晨光下,好像是一棵挺拔矫健的白杨树。
这幕场景落在斯诺的眼里,让对摄影颇有研究的他激动极了。他赶紧拿起照相机对准这位号角手,没有任何犹豫地按下快门。斯诺对这张照片很满意,后来,就被斯诺定为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图片。
这位迎着红旗的号角手就是谢立全。斯诺按下快门的声响,让谢立全注意到了斯诺在给他拍照。这位青年瞬间腼腆了起来,但他也很好奇,于是主动朝斯诺走了过去,斯诺是典型西方人的性情,为人热情爽朗,他毫不见外,立马就和谢立全攀谈起来:“这位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谢立全回答说:“报告记者先生,我叫谢立全。”说完还做了一个普鲁士式的敬礼,斯诺一看,就很有兴致地继续聊下去:“听口音,你是南方人!”谢立全没想到斯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风土如此熟稔,他笑着回应:“我是江西兴国人!”
斯诺说得激动起来就冒出了一些英文单词:“好的!好的!我又碰上一个兴国人。兴国人参加红*的可真多啊!”
两人交谈得十分投机,却还未向彼此正式介绍一番。跟在斯诺一旁的还有一位红*随同人员,他告诉斯诺,他们眼前的这位可是位小英雄,12岁就参*了。
图
少年红*旧照
谢立全虽然年轻,但他的战斗能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最初在江西中央苏区的时候,他做的就是司号手,之后又被晋升为排长、连指导员,在几次任务中表现十分优异,他又被调任为红三*团第五师的*治部青年科科长,在青年同志中发挥着先锋表率作用,是名副其实的有为青年。
当下就在宁夏的红*大学任*治委员。早上斯诺看到的那一幕,也算是巧合,谢立全已经很久没当号角手了,早上一时兴起就给号兵做了个示范。斯诺听完谢立全的这段介绍,直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在心中暗自感叹,红*当中真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啊!
大家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谢立全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年幼时期开始,他就只能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一家人的基本温饱只能勉强维持着,他也真实体会过被地主肆意欺压的生活。所以还是少年的他,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他要参*为拯救社会危局,国家复兴而奋斗。
年,谢立全已经是位很有思想的小大人了,当红*路过他家乡的时候,他果断抓住了这个机会,申请加入中国工农红*,一年之后,就被接纳为中国共青团的成员,从此更加坚定地走在革命道路上。
跟随红*长征时,他患上了痢疾。路途颠簸,病情发作的时候,连马都骑不了,当时他才十几岁,战友们都把他当弟弟,*队领导对他很照顾,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如此受罪,领导们就喊了五位身体强壮的士兵轮流背着他赶路。谢立全心中十分动容,后来背过他的战友在路上不幸牺牲了,他知道后嚎啕大哭,难得表露出孩子的一面。
在过草地宿营的时候,他担心自己发作影响其他人休息,就找了两棵树桠绑在一块,他就在这张简易的“床”上睡觉,晚上一着不慎就会掉到泥地里,满身裹满了泥水,他没有衣服换,只好继续躺着,硬是用体温把湿衣服烘干。一段时间后,他的衣服上面已经积了一层干涸的泥浆,根本看不出*装原本的面貌了。
长征胜利后,谢立全到了宁夏前线,也是在这里,他和埃德加·斯诺产生了一个短暂的交集,但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图
长征旧照
年,谢立全被中央派往广东参与组建珠江三角洲的抗日武装力量。同年8月,谢立全在赴任后,就在广东省委的安排下,进入了中央县委负责*事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广东的武装力量与日*展开了多次战斗,在顽强不屈的奋勇搏斗下,五桂山抗日根据地成功建立起来了,还逐渐成为了广东抗日的重要骨干部分。其中有谢桂全的部分功劳。
年,谢立全来到五桂山实地考察,发现这里是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绝佳选择,因为五桂山虽然山势平缓,没有浓密山林可以隐蔽,但胜在当地百姓的思想觉悟都很高,和共产*走得很近,还有一些群众自建武装。如果要在此地建立抗日根据地,可以利用群众的力量,革命事业需要群众的支持,往往能事半功倍。
谢立全立马就发起了提议,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准备在五桂山开展根据地建设,还把*事也转移到了*圃石*村。当时,五桂山还在敌*包围封锁中,为尽早拿下此地,谢立全特地召开了一次*事会议,制定了作战策略。
谢立全想到了出其不意的一招,五桂山一面邻水,敌人大概料不到我*素来有迎难而上的精神传统。连夜,我*分为各小分队,乘着木船,从石*村到达了合水口,这里日伪*守备薄弱,我*立马展开进攻,打得敌*措手不及。
一个日伪*中队在短短时间内就被打散了,谢立全带领部下攻进了五桂山石门村,立刻把残留的敌*“打扫”干净了。后来,等到五桂山形势稳定下来,中山抗日游击大队顺势成立,五桂山抗日根据地正式组建起来。
一两年之后,抗日根据地就迅猛发展了起来,五桂山成为了日伪*十分忌惮的地方,若非没有充足兵力,他们只敢绕行,而不敢直接抗衡。
终于在年春节前的日子,日伪*想要把握在广东战场上的主动权,拔掉五桂山这个威胁,日*派出了多名日伪*,共分成十路朝五桂山包围而去,敌人来势汹汹。
图
日伪*老照片
尽管此前,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转移到五桂山,带来了一些武装力量。五桂山上的士兵加起来也只有一千多人,对上敌人几千兵力,还是一场以少战多的硬仗!
怎么打?如何应对?上级把这场阻击战的指挥权交给了谢立全。谢立全在广东已经领导过多次游击战斗,虽然年纪不大,对敌经验就已经相当丰富了。他还是选择采用运动战的策略,主攻一路方向,其他路线采用麻雀战拖住敌人的脚步。
大年初七,正当村民正在欢度春节,在谢立全的带领下,五桂山的将士们正在击退敌*的第一次进攻。日*进山后,行到牛扒石一带,就与我*正面遇上了。在我*的英勇作战和山地的掩护下,游击队打退了敌人的首次进攻。而后就占据有利地势,一边做好掩护,一边为下一步反攻做准备。
谢立全知道,游击队兵力有限,不能每次都和敌人硬碰硬,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策,决定智取。他把现有的兵力分为三人一组,每隔半个小时就点燃一次汽油罐,对敌人造成威吓之势,让对方不敢轻敌,这样日*势必会派出全部兵力。届时,敌*指挥部虚空之时,就是谢立全率*直捣敌*老巢的最佳时机。
果然敌人后方“着火”,再也顾不得向前进攻,只能灰溜溜地赶回总部,日*的进山扫荡只维持了五天,还吃了一次败仗。谢立全强有力的手腕,粉碎了日*破坏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美梦”。
从此,广东的日伪*开始忌惮一位叫“陈明光”的指挥官,其实他就是谢立全,在反日*扫荡战役中化名为陈明光,后来,他在中山又被称为“胡须陈”。
谢立全在广东待了几年,他对这片沿海潮湿的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意气风发的战斗岁月,以至于他在晚年时常对着家人回忆道:“在广东打游击是他一生中十分自豪的事情。”
斯诺采访谢立全后,并没有在宁夏停留很久。年10月底,他就回到了北京,根据在陕北的采访所得,写下了多篇有关中国革命的新闻报道,发表在欧美国家的报刊上,立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后来在*的组织下,斯诺将其作品汇编成了一本合集,还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星照耀中国》。年2月,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改名为《西行漫记》,在这版译本中,《抗战之声》被排在了书本的第一页,还被斯诺用作了封面图。随后,《西行漫记》在世界各地出版,这张照片也传到了世界人民中,成为了世界经典照片。
《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了经典书目,人们每次想到它,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战士对着红旗吹响号角的身影。此书作者埃德加·斯诺也因此声名大噪,他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陕西采访了多位领导人,与很多同志都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其中一位就是毛泽东同志。
斯诺念大学时,就是一位具有新闻情怀的青年人,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新闻事业中,他致力于追寻真相,对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充满了好奇。
年,国民大革命陷入了低潮期,就在这时,他远渡重洋,来到了上海。之后,在中国游历多年,凭借一己之力,采访到许多珍贵材料,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主要城市,甚至是内蒙古。
红*长征胜利后,就在陕北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斯诺受到了一个启发。年6月,社会局势仍旧十分动荡,斯诺还是毅然选择启程。
图
延安革命根据地旧照
他决定一路去往延安,亲自向*的领导人请教关于中国革命与战争的一些问题。他家境并不富裕,在中国待了许久,已经把身上的盘缠花光了,但这并不能阻止他西行的脚步。
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游走,其中的危险和艰难可想而知。在宋庆龄的牵线搭桥下,他与在上海行医的马海德医生结伴出行,二人从北平出发,途经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陕甘宁边区。当时的苏区受到了国民*严密的新闻封锁,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快要抵达陕北安塞县,就在辛苦翻过一座高山后,走在前头的斯诺,向远处眺望,突然兴高采烈地挥舞起自己的双手,口中还在呐喊道:“总算顺利,我们已跨进了‘红色中国’大门!”在红*通讯部队的护送下,斯诺等人终于顺利到达了中央临时所在地保安县。
令斯诺感到意外的是,当地的百姓十分热情,纷纷出来迎接自己。他们虽然穿着粗布衣服,各种资源都十分匮乏,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生活也十分幸福。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好奇,这是为何?
斯诺后来把答案写在了《西行漫记》中:“不论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在进入中央苏区之前,他一直从别人的口中,想象红*是什么样子的,等他到了陕北之后,他发现实际情况与他的想象完全相反。在这里,当地的老百姓和红*的关系很亲近,把红*叫做“我们的*队”。
图
红*和农民老照片
一次,他和红*路过一片野生杏林,战士们很是惊喜,大家兴冲冲地跑过去捡野杏子,个个都心想,不把口袋装满都舍不得离开,可到了之后,发现这是一片私人果林,大家都目不斜视,直接走开了。红**纪之严明,让旁观的斯诺叹服,对红*的好感节节攀升。
后来,他终于在陕北苏区的保安,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毛泽东同志,这位大人物和他想象中也不一样,他是第一位采访毛泽东的外国记者,心中自然有点忐忑,但毛泽东为人亲和,没有什么架子,让斯诺摆脱了拘束的心理。
斯诺在陕北生活了一段时间,和毛泽东多次交谈,两人愈发熟悉起来。在斯诺的笔下,“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毛泽东光辉和高大的形象,就从斯诺的书中传到了世界人民心中。
四个月后,斯诺回到了北平家中,开始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在书房里埋头写作。一年之后,这部伟大的著作就问世了。《抗战之声》的“号角声”随之传遍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