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受刷到视频的影响,驱车顺德杏坛西登村,寻味最乡土的烟火气。介绍说那里有西村水闸旁有个无招牌无店名的食处,味道新鲜好味,附近也可悠然闲逛,看水乡风情,吹自在江风。
水乡古镇以江南地区的广为人知,尤以江苏的同里、周庄、甪直,浙江的乌镇、西塘、南浔著称为六大水乡古镇闻名于世。广东靠海,珠三角地区河汊纵横,水网密布,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在自然状态方面可称得上为水乡的村镇也星罗棋布,只是在历史人文底蕴稍欠深厚而没有江南六大水乡如雷贯耳吧。感觉江南水乡是如见多识广的大家闺秀,在古代靠近*治经济文化中心,透出以前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多了些先天底子;而岭南水乡似隐藏在深闺的小家碧玉,更多有农耕时代烙印。
(网络图片)广东比较有特色的水乡,当以现在的佛山市顺德区为最。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网纵横,水路交通四通八达,也是“桑基鱼塘”的重要基地之一。而顺德区的水乡风情尤以杏坛见长。据称杏坛镇面积不大,但河涌有五百三十公里之多,占了顺德全区纵横水路的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岭南水乡。
(网络图片)按导航到了西登水闸,已经十一点多了,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见水闸北边江堤对下有间农庄,依稀可见张贴的大幅菜牌,但关门谢客,地上落了一层枯枝干叶,大概已经歇业很久了。说的吃饭点就在水闸附近,但不曾想,一下车就吃到了闭门羹。
水闸的南边沿河涌有条进村路,叫金登路。遂下堤入村,边游边看,边寻找可吃饭的地方。
村子很宁静,没什么人。也没有很现代很洋气的建筑,村屋很低调地保持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模样,也夹杂了些许很有年代感的青砖灰瓦古建,有的有些破旧,似风烛残年的老人有些老态龙钟的静寂地伫立在那里。
涌两边,古榕参天,浓荫蔽日。涌水清透,可见游鱼自由嬉戏。岸边各户自建亲水平台、石阶小埠头、休憩坐石、绿植盆景错落有致,相映成趣。涌上小桥,沟通两岸,水泥栏杆上附着似青苔的印迹。
行至村内金登路转弯处,见在水塘上搭建的名为月角湾饭店,外观内饰均甚简陋,但网上大众点评评价还很高。入内,见有两围正在吃饭,有两围可能刚吃完离开,老板娘和服务人员急匆匆正忙前忙后。
饭店前台无人,我找到正跑前跑后的老板娘,用粤语说:吃饭,两位。老板娘瞄了瞄我然后用普通话回了句:中午结束了,不做了。
不曾想到,为了吃个饭,又吃了个闭门羹,而这次的闭门羹只是我们。
我们略显尴尬地出来,心里有些不爽,很难明白网上评价会这家饭店这么认可。
也许店家任性,要么生意做大不做小,要么就像有些人做事,到点到量收工,除了必须的工作之外,生活也需要自我自在。
单从店的环境来看,确实不入流,甚至若有招待应酬,决不可能到这种地方。估计这种地方不以外乡人或城市人为服务对象,主要还是为本乡本土、左邻右舍提供服务,大家不以餐馆外表吸引,以真材实料、口味、实惠为本吧。
顺德的餐饮店也大多如此,没有太多的花花里胡俏,主打的就一个好味和平倩正。正如顺德人一样,低调、务实,有一股"得就得(行就行),唔得就返顺德(不行就回顺德)"的爽直和实在。转而一想,虽有不爽,也能理解网上对此店这么正面的评价。
还是不想去揣测、猜测这些,找到吃的才是正道。心里也降低了预期,目标是小吃店解决来比较可靠。
往前百米左右,看到有间粥店,在何氏大宗祠前方右侧,西登村小市场对面。粥店好像打烊了,除了有三个人那张台在喝酒外,其它的凳子都已整理翻上了台。
忐忑走上前,问:还有吃的吗?可能看到我们有些狼狈,一人转身答:有,只有粥了,粉面都卖完了。为了填饱肚子,也没了选择,我们当即回答没问题,可以。于是老板放下与朋友的对酒闲聊,开始去煮粥。
大概一刻钟后,端上了半煲猪杂粥,猪杂新鲜,清甜爽口,粥绵密细滑。老板解释,粥是用沙米(碎米)现煮的,大全米粒煮的粥早上卖完了,猪杂是今天一早自己去采购的最新鲜的。
他看出我们是过来游玩的,就攀谈起来。我介绍说今来这边是走逛水乡消闲一下,以前去过了逢简水乡,现走走其他的村。他说他们这个村没有工业污染,很多人过来游玩,吃的也很有乡土本味,如我们还来,邀请我们尝尝他店的早餐。我开玩笑问:还有中午晚餐呢?他说只做早餐,做好早餐,做完早餐就收工。
他推荐我们到江边,那里吹吹江风甚是舒服。逢简那边都是广州、香港等外地游客去得多,他们都不去。我笑笑他:你们西登也是水乡,审美疲劳了,已经没感觉了,潜意识里去那里看还不如多看看自己村。
西登其实是顺德杏坛的一个偏僻村庄,位于西马宁河边,马宁山临江的一角即为水角,依山傍水。行走西登:有乡间小路,鸟语花香;有河涌静淌,推窗见水;有古建民居,静享光阴;有桑基田园,仿似大地铺画卷;背倚马宁山,清翠醒目;有西江旁侧横卧,碧波荡漾。最突出的感受是,西登相对逢简、古朗,远离喧嚣,隐秘一隅,不被打扰,保持自家小桥流水别样风情,享受独处的静谧一刻。
又回到西登水闸,再向前不远,有马宁山脚向西江凸出处,为"水角风光",“水秀山明堪揽胜,风清气爽自流连”是此处风光的写照。
水角在西江的对面,是均安。水角内有六庙,分别是:洪圣宫、康公庙、观音岩、天后宫、包相府、社公庙。始建于明、清时期。诸庙并排,虽相互独立,却也似连成一体,坐东向西,背山面水,蔚为壮观。
表明当地人们的信仰多元,人们让诸神汇聚和谐共融一处,也反映出人们开放包容的心襟,不然的话,由于信仰的冲突,神仙也会打架,集中不到这里。这里庙里拜的都是本土神仙,未见洋神仙,大概是有信自己人好过信洋人、信自己多过信外人的心理作用使然吧!
水角广场还算宽敞,江边古榕参天,遮荫蔽日。对出江面开阔,江风送爽,坐于树下纳凉休息,望江而秀,顿时感觉心旷神怡,确也爽快。难怪许多村民都喜欢到此在树荫下喝茶乘凉和打牌聊天、江上垂钓泛舟、河中游泳击水。
尤其是*昏,夕阳西下,静静地坐在石凳上,看长河落日,波光潋滟;观渔舟唱晚,船影绰约;望远山如黛,烟霞聚散;感江风拂面,听江水静流,如时光流逝如斯,不舍昼夜。此时此刻的宁静,不觉中放下了一切的执念,挣脱了时空及欲望的桎梏,映照在人心。难怪很多人说,这里是一个特别适合的发呆胜地。
天色渐晚,见道路、村庄、城市的灯火开始朦胧闪烁,当轻松归途了。此次游走乡村也达到行走的意义,又还有存在什么影响自己不快乐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