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陶春燕
医院见到张新静时,她正在为诊室里的几位患者看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记者在外等候了十多分钟,她的工作才稍稍缓了下来。进入诊室时,张新静笑着对记者说:“我见到你们比较紧张。”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多次被前来询问的患者和工作电话打断,记者看到工作中的张新静细心认真,对于多次问询的老年患者不厌其烦,和同事讲起病人情况时层次分明,有理有据,与受访开始前的小小紧张判若两人。
小科目也要用心学
“看不见了就啥都干不成了”
年,张新静研究生毕业,正式参加工作,至今在眼疾方面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但在年本科毕业前,张新静对于眼科并不感兴趣,“觉得眼科就是个小的辅助科目,女生一般都会对大内科感兴趣,眼鼻喉这样的小科目大都不愿去做。”
研究生时期,张新静遇上了至今都很感激的一位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刘玲教授。刘玲教授成为了张新静求医路上的一盏明灯,她对于眼科的看法也逐渐产生了改变。“都说眼是心灵的窗户,眼病对病人影响很大,一但看不见了,就会影响心情,变得急躁易怒。”在张新静看来,刘玲教授人很善良,专业技术过硬,遇到需要帮助的病人都会施以援手,而且讲课十分的吸引人,自己十分愿意听她的课。在刘玲教授的指导下,张新静对眼科产生了兴趣,开始不断地将这个当初“看不上”的小科目学细学精。
“刚一开始参加工作,觉得眼科比较简单,自己也就有点眼高手低,但临床和在学校里不一样,病人就只说看不见,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去查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就去翻书,去和老师请教沟通,摸爬滚打,一点点过来。”谈到刚出校园开始工作的那段日子,张新静直言和在学校的时候完全不一样,直观感觉就是病人不可能按照书本上生病,同一个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不一样,不同时期也不一样。刚开始学习眼科激光手术的时候,为了熟练操作,张新静就在矿泉水瓶中间放根头发,用激光去打头发,一遍遍地练习,“眼内取异物的手术,就在显微镜下用动物眼、水果做实验,练手稳,等手特别稳才能上手术台,手术台上不能出错。”
如今,作为副主任医师,张新静主攻眼底病专业,擅长球内注药、眼底激光、OCT、造影等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斑病变、视神经疾病、干眼症及常见眼外伤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新静觉得,诊断眼底病就像是破案,外部疾病虽然表现在眼上,但有可能是一个需要全身协调的问题,所以也要一步步去推敲,去检查,找出问题的根源。
从病人角度出发
既能重见光明,又能少花钱
在张新静的诊室内,挂着很多面锦旗,其中一面写着“永播光明,医术精湛”,是一位临清的患者送来的。张新静告诉记者,这位病人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因为自身血糖高一直没能成功进行眼底检查,来医院检查时眼底病已经到达四到五期(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一共有六期),有一只眼已经看不清,在医院做完手术后视力恢复到了0.6,另一只眼也及时打了激光,避免了致盲的危险性。“但他后续也要积极控制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有可能还会出血”,多年行医的惯性,使得张新静在向记者讲述这段故事时也不忘向患者做出叮嘱。
“在临床上病人诊断治疗等,方方面面都要想到,很多时候比病人恢复光明的期望值还要高,一些病人复发后来诊查,自己会比他还着急,就会想:哎呀,怎么又复发了”,张新静向记者介绍,眼底病与白内障、青光眼不同,病发时不疼不痒,大多并发着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稠等全身性的疾病,很多人都到了明显影响视物的程度才会就诊,通常这种情况下眼底病情就比较重了。针对目前社会对于眼底病的健康科普比较少的情况,医院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健康宣教以及眼底的免费检查。“尤其是糖尿病引起眼底出血的病症,自身无感觉,病患觉得不痛不痒,不在意,有很多患者眼底已诱发新生血管,在情绪激动、用力等情况下,突然出血导致彻底看不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到了四期,就必须要打激光,但打激光并不能有效提高视力。病患就觉得花钱受罪又不能看见,还不如不治,但如果不治疗,病情会继续进展,仅有的视力也会保不住,下降十分迅速。”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医学发展的脚步也在不停前进,为了能够更快的掌握最新的医学动态,张新静主任也会经常外出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技术。在外出学习中,张新静对于那些能够减轻患者自身痛苦和经济压力的新型医疗措施总是会忍不住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