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这首罗隐的《杏花》,借梅落杏开,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杏,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特殊,孔子讲学的地方遍栽杏树,故而儒林又称杏坛。
杏,又是一种滋补佳品,交梨火枣,仙杏蟠桃,向为民间传说中神仙服食的仙果。
中医称作杏林,来源于三国时期名医董奉
董奉,字异君,福建福州人,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轻时曾任当地小吏,不久之后,辞官归隐,在乡间为民治病。
董奉医术高明,为患者治病不取财物,只要求患者病愈之后,在他指定的地方参与植树造林工程,并且只栽杏树。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轻症栽树一棵,重症栽树五棵,全凭心意,不做明确要求。
董奉由于这一奇特要求,名声传开,附近病人都慕名而来,他医术高明,治愈率奇高,栽树的人多起来,不上数年,所居之地杏树蔚然成林,花开之时一望成霞。
杏子成熟,董奉便于林下建造草仓一座,用来储杏,想要食杏的人,可以用谷物自行交易。
交易所得谷物,董奉拿出来接济流民,赈济贫困,供给行旅。
董奉主要工作是为患者医病,但他一术精通,不费心力,做了许多常人力不能及的好事,善事,是以当时的人把董奉看作天上神仙星宿下凡。
有传说,吴先主时,董奉便在乡间为民医病,当时有年轻官吏,见董奉面容如三十岁人,后罢官远行,五十年后再回当地,见故旧尽皆老迈,唯董奉容颜如旧,似三十岁人。
董奉驻颜有术,如今并非奇异,许多女明星如刘晓庆、赵雅芝,年逾花甲,容色常如明艳少女,三国两晋时期,时人少见,民间以为神异,就更加崇拜董奉。
谯郡华佗、南阳张仲景与董奉合称建安三神医,张仲景有《伤寒杂病论》传世,治病活人无数,华佗医术虽不传,也有少量医案,如刮骨疗*,为世所知,唯独董奉,只留下杏林的传说,不见具体记载他如何治病,所治何病。
千百年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就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词语,杏林,并非单指董奉为患者诊治,治愈率高一事,更多为形容一种良性有序的医疗文化。
建安年间,天下刀兵,四处瘟疫,董奉即便为神仙,千手千眼,如何能做到百求百应,万叩万灵。
杏林春暖,实为困难之际,人群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传说董奉的杏林中有一头老虎,如果从草仓取杏,不按规定交换,就会被老虎追还,不过是牵强故事,时年乱兵汹汹,唯岭南连岁丰稔,民间自行组织救助往来疾困,积土成山,积善成德,最后形成了广为传颂的杏林文化,名医董奉被推举为杏林文化代言人。
杏花,开于春暮,花开之际往往天降微雨,于雨中凝神,方能嗅到杏花暗香,故而不同人生际遇的诗人,对杏花的感受也迥异,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天雨微凉,杏林春暖,更多折射出的是一种未来可期的希望
罗隐是晚唐诗人,少年即以诗才显名,希望科举入仕,兼济天下,一展宏图,有所作为。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江山,早已不复贞观年间锐意气象,科举取士本为抑制豪强兼并的*策,已为豪门大族把持,罗隐十试不第,怨气颇重。
他虽才名卓著,为当时丞相所重,但常有惊人之作,讽时刺事入木三分,为皇帝所不喜,所以落魄江湖。
晚唐江山暮气已重,*巢、皮日休这样和罗隐的同类人物都忙于农民起义,罗隐自有主见,既不屑于融入官场,又不屑于加入起义*,漂泊江湖又讥讽时事,所以异常孤立。
冬去梅花落,春来杏花开的好时节,在诗人罗隐的眼睛里,就成了花半开半落,人半死不活的景象,诗中尽是对世事的无奈与对前景深深的担忧。
晚清的气象与晚唐相比不遑多让,内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外部列强虎视眈眈,朝廷大考,礼部以“淡烟疏雨落花天”命题,俞樾开篇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为主考官曾国藩激赏,取为第一名。
一句“花落春仍在”,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代英雄曾国藩勇气与信心。
他以文人领兵,凭借一股湖南人特有的倔强之气,剿平太平*,捻*,白莲教等多处兵乱,为气息奄奄的满清王朝续命半个世纪,并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开中国与世界接轨先河。
后来湘人,追随曾公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将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改造成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
董奉非植树造林劳动模范,却能种植出一片享誉千古的杏林,在于砥砺实行,在于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精,做好。
杏林文化,代代传承,《中医中国》,努力践行。
《中医中国》栏目,从历史、发展、人文三个维度入手,打造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历史影像资料,带您一起徜徉杏林,感受传统中医药古老芬芳的秘密,更体味当今中医药的雨润红姿娇。
(注:本文系《中医中国》栏目工作组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