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书记话初心系列之六蜜桃产业使穷山 [复制链接]

1#

蜜桃产业使穷山村变成“桃花源”

沂南县委统战部派驻孙祖镇里庄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沂南县孙祖镇里庄村是典型的山区村,第一书记来村之前村庄破旧、道路崎岖。“要说俺村的大变化,也就在近两年,县里给俺村派来了第一书记,他们跟村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想方设法给强村富民找路子,使穷山村变成城里人羡慕的桃花源……”说起里庄村里里外外的变化,当了12年的里庄村支部书记最具有发言权。

年4月,县里派驻县委统战部第一书记刘志峰、刘堂江到了里庄村,他们扎根山村、干事创业,坚持乡村振兴,坚决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多年的工作历练,让第一书记们不畏艰难、勇敢前行,蹚出一条里庄村的致富新路子。

含苞待放的桃花

春山可望的桃园

01

统一思想,明确发展思路

第一书记工作组到村后,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摸清了里庄村村情村貌。村子方圆6.5平方公里,15个自然村落,有种植蜜桃、板栗、杏等林果的传统,其中蜜桃最多,种植面积余亩。“当时摸清村里状况后,我和堂江非常兴奋,觉得在蜜桃上大有文章可做。”县委统战部派驻里庄村第一书记刘志峰谈到。第一书记依托传统种植优势,发展壮大产业,为强村富民找到了最佳路径。

问题也同时扑面而来,种植蜜桃早年都是村民自发栽植,缺乏发展规划;水电路配套不完善,许多桃园浇水困难;技术指导跟不上,果品成色差距大;每年成熟季节,销路不畅,桃农卖桃难、价格低。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书记工作组的同志们利用晚上时间召开种桃大户座谈会,确定了大力发展蜜桃产业的思路。组织村里有经验的桃农成立了果树技术服务队,进行剪枝、打药等技术管理服务;分片成立5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帮助合作社搞了农资、农药代理,降低了投入成本。其中,开元合作社成功申报了市级专业合作社。

开元合作社

02

完善设施,破解发展瓶颈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需强化引导,更要加大扶持力度,才能不断激发村民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如何才能更好有效的帮助里庄村大力发展起来蜜桃产业,让桃农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为强村富民注入新活力呢?第一书记们天天琢磨着路子和方法,多次邀请林业局专家帮助规划桃园片区,用实际行动将困难带来的压力化为帮扶的动力。终于,问题不在是问题,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成绩。驻村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工作组帮助里庄村规划了三里沟、南山、长万儿地等三个桃园片区,都是符合出产高品质蜜桃的沙土地、光照足的地方,引导群众上桃树。向供电部门争取了南山桃园架电项目,铺设动力电米,安装电表24块,群众自发打井16眼;为解决三里沟种桃片区水资源缺乏难题,申请投资28万元林业蓄水池项目,在桃园密集区建设3座灌溉池;硬化两条自然村道路2.3公里,方便蜜桃出山。

架设桃园动力电

建设桃园蓄水池

修桃园生产路

03

提升服务,激发发展潜力

“桃树好栽,关键是我们的管理技术、销售渠道都不行啊……”第一书记听出了桃农在管理与销售上的犯难,工作组多次联系县内外专家到村开展田间授课,争取江苏金尔福肥业支持,联合开展了“送化肥、送技术下乡”活动。今年桃树虫害反复发作,工作组及时邀请蒙阴县果业局专家来村教授防治方法。依托合作社在村里设立了蜜桃交易市场,联系青岛、潍坊、上海、徐州等地客户到村收购,并吸引了附近3个乡镇的十几个村的桃农前来交易。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对接省内罐头厂、果汁厂等蜜桃深加工企业,既开拓了市场,又增加了桃农收入。

邀请专家田间授课

联系蜜桃销售

通过两年多努力,里庄村桃园面积由原来亩,发展到多亩,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到60多户。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适时引进了*桃、油杏、蟠桃等新品种,桃农收入进一步增加。包括交易市场的收入,蜜桃产业每年为全村带来上千万的收入,为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成为里庄村名副其实的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沂南驻村干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