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著名作家写平凉杨显惠平凉果事五篇 [复制链接]

1#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编者按:年5月,著名作家杨显惠随全国著名作家平凉采风团来平凉采风,不顾年迈体弱,先后在静宁、庄浪、华亭、崇信和泾川深入乡村就产业扶贫进行实地采风。集中采风结束后,杨显惠先生又继续深入静宁、泾川县,走访苹果产业种植户,进行零距离了解,历时近一月,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创作完成了“平凉果事”系列报告文学六篇,先后在《今晚报》副刊陆续发表。杨显惠先生的文章从平民的视觉切入,既有平凉苹果发展的历史,又有普通老百姓在栽植苹果过程中的苦与乐,读来生动有趣,别具一格,对于推动平凉苹果产业发展、记录平凉苹果发展历程和老百姓在产业发展中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除《缅甸媳妇王根花的故事》已在平台转发外,其余五篇今日予以发布,以飨读者。

1

平凉苹果

经平凉市文旅局介绍,我拜访了两位苹果种植专家,一位是高级农艺师平凉市果业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刘北平,另一位是中级农艺师泾川县果业局局长史小锋。他们都年近六十岁了,把青春年华贡献给平凉地区的苹果种植业,目前还在为平凉地区的苹果种植操心和忙碌。他们向我简述了我国苹果种植的历史,说中国的苹果是十九世纪由外国传教士引进的,先是引入到烟台,逐渐扩展到整个山东,然后扩展到渤海湾,再扩展到山西省和陕西省,后来再到甘肃。辽东的苹果是从俄罗斯引进的。

平凉的苹果也是传教士引进来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初。年,比利时传教士们在平凉县基督教教堂旁的花园里种植苹果;年传到泾川县城,然后扩散到平凉地各县——但那时种植苹果仅仅是城镇居民美化菜地花园而已,并没有形成一种产业。平凉市正式种植苹果,是年前后,从苏联引进。那时候平凉县城柳湖公社柳湖大队搞了两个果园,品种是从苏联引进的红玉苹果和黄香蕉苹果。但这两种苹果都没有发展成规模,因为六、七十年代,吃粮问题还没解决,社员哪有种植苹果的积极性呢?苏联苹果树到七十年代末就老化淘汰了。
  

到了年、年,承包了土地的农民吃饱了肚子,泾川县的少数农民就从相邻的陕西省长武县引进苹果栽种。泾川县委发现了这种情况,就组织村干部和农民到陕西省优先发展苹果的礼泉县参观学习,年开始在窑店和飞云两个乡大面积推广栽植。到九十年代初果树结果,初步成功,那时一斤苹果卖到了一元钱,种得早的农民,果树到了盛果期,亩产几千斤,有两亩苹果就能卖到一万元。农民当中的万元户出现了。因为泾川县的苹果种植自然资源完全符合世界优质苹果生产的七项指标。到了年,泾川县又引进了如今深受人们喜爱的富士苹果。

静宁县种苹果比较晚,年前后开始种苹果,它直接引进日本红富士苹果。由于静宁县山多海拔高,山坡地有更加充足的阳光,通风好,空气干燥,病虫害少,它的苹果质量就更好。加上平凉市的果业科技术人员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静宁的苹果一开始就走上了由传统苹果生产向现代化生产的轨道,提质增效,苹果质量就更好。它不搞大冠稀植,而是矮化密植,机械化管理,减少劳动力。静宁从一开始就生产无公害苹果(给苹果套袋,减少农药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又向着生产绿色苹果和有机苹果的目标转型,少使用农药、化肥,多使用农家肥和生物农药。在静宁县机械化管理的果园里,你可以摘下一个苹果直接吃,不用削皮,绝对安全。当然,这样生产的苹果价格也高,一个直径八十五毫米以上的苹果市场价十几元。
  

庄浪县比静宁县种苹果早。庄浪因为紧挨着天水地区,他们一开始学习天水,从那儿引进花牛苹果。但因为技术力量跟不上,苹果种植落伍了。后来看见静宁的红富士种植成功,便也从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红富士苹果。目前他是仅次于静宁县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大县,种植面积八十多万亩。
  

与两位专家谈话结束时,我问了一个问题:静宁和庄浪两县生产出了全国最好的苹果,引得经销商们在静宁县确定这一年全国优质苹果的收购价,那么他们是依据哪些因素确定价格的?两位专家告诉我:每年九月苹果即将采摘之际,广州、上海、成都和重庆最有实力的一伙经销商,坐飞机跑遍全国主要的苹果产区,烟台,渤海湾,辽东,新疆,陕西,考察和调研今年的苹果减产了还是增产了,估算全国能生产多少吨苹果。丰收了,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就要定低一些,定高了销售不完;要是减产了,就要定高一点,慢点卖,否则不够全年的销售。最近几年,全国苹果产量和销售量在四千万吨上下,年景好,四千二百万吨,年景差,三千几百万吨。定下静宁优质苹果的收购价之后,第一批成熟苹果在国庆节期间就开始运往各大城市。国庆节后几天,市场销货信息就反馈回来了,再做个微调,每斤提高一两角两三角钱,或者降低二三角钱,然后价格就稳定了。然后,经销商们就大批收购苹果,运往各自经销苹果的城市上市和储藏,以备今后一年中陆续上市。

访问两位苹果种植专家后的一天,我去了平凉市的北塬,看了大面积的苹果园。这是个雨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汽车从一条山塬驶到另一个山塬,眼前朦朦胧胧的绿荫和远方的阴云连成一片,无边无际。中午吃过饭又去游览了平凉市的柳湖公园。两位专家告诉我,那儿是当年的外国传教士居住的地方,人民公社时期,柳湖公社在那儿办过林场,种植苏联苹果。我想去那儿看看还有没有苹果树。柳湖公园看来是平凉市区的一片湿地,至今还湖水荡漾,柳树成荫。突然看见了教堂,基督徒们冒雨赶来做礼拜,络绎不绝。我在教堂旁边找到一片小小的花园,令我失望的是没看见苹果树。

2

陈宽亮的意义

陈宽亮是泾川县公主村的农民。年联产承包土地之后的两三年里,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吃了,但是贫困依然困扰着他,手上缺钱。怎么才能挣到钱呢?陈宽亮想来想去,就从与泾川县相邻的陕西省长武县买回来一批秦冠苹果的树苗,栽到四亩地里。公主村位于泾川县的最东边,与陕西省长武县接壤,那时候陕西省有些乡村已经种苹果树了,一斤苹果卖五角钱,很是叫他眼热。当时城市的小干部和年轻工人的月薪是四五十元钱,一天的工资只能买三斤苹果。到了年,他家的四亩苹果树开花结果了。此事轰动了泾川县,县领导组织各乡镇的干部们来参观学习,开始在全县推广苹果树的种植。
  

借着这股东风,陈宽亮决定在全村发展苹果产业。他在县林业局的协助之下从新疆买来了野苹果籽,种在连成片的六十亩地里。他是公主村的村主任,他说话人们都听。六十亩树苗长出来了,又用他地里的秦冠做了嫁接;然后,移栽到公主村二百六十一户人家的土地上,公主村一下子出现了七百亩苹果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公主村一千九百亩耕地中的一千五百六十亩成了苹果园。

听陈宽亮谈苹果,我的心中升起一股崇敬之情。我说他:现在平凉的苹果已经名满天下,你是平凉种植苹果树的带头人呀。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现在最好的苹果出在静宁,他们种的是富士苹果,你们种的是秦冠,难道你们没改换品种吗?他说换了,公主村第一批种的是秦冠,那些树后来老了,得病的多,就都挖掉了,换成富士了。秦冠个头大,上色好,但口味确实不如富士。

摄影家张森林这时插了一句:你现在种着几亩苹果?他回答四亩。张森林又问:怎么就四亩?你家总共四亩地吗?他回答:我原来有十多亩地呢,后来娃娃们出去工作了,姑娘出嫁了,地就交出去了。这四亩地是我和老婆子的地,一人二亩。我怔了一下说:噢,政策是这样规定的呀!他继续说下去:就这四亩地,我也操持不了啦,七十七岁了,身体还有病,我把这四亩地转包给别人啦,十五年,他给我五万元,再卖下的钱都归他。

我细问他转包的情况,他告诉我,这四亩地,他是在六年前把秦冠树挖了,换成日本的弘田富士苹果了,三年后转包给他侄子了。包出去三年了,今年结苹果了。今年的苹果一亩地能卖一万多元,四亩能卖五万元。我问肯定能卖下五万元吗?他回答没问题。日本弘田富士苹果是早熟品种,比其他苹果能早熟四十天;个头大,着色好,味道酸甜适度,我们村总共才有几十亩。每年农历七八月是苹果的断档期,市场上没苹果,也没桃子没杏子,日本弘田富士苹果八月份成熟上市,能抢上价。

离开陈宽亮家,我们回泾川县城区。汽车走在国道上,公路两边都是广阔的平川,全是苹果树的绿荫。突然看见了几个人影,我们下车走进果园,几个妇女正在给苹果套袋。都是矮化了的苹果树,最高的树尖也就三四米,有人站在树下套袋,有人踩着四条腿的高凳,她们从胸前大围裙的口袋里掏出黄色如同笔记本大小的纸袋,灵巧地套在指尖儿大的苹果上,把袋口折叠一下,再捏一下,纸袋就把绿色的小杏子般的苹果包在里边了。我仔细看了一会儿,发现每根枝条上套三四个袋,多余的苹果都揪掉了。我问一个妇女,这果园是她家的吗,她回答自己是打工的,套一个袋儿挣六分钱。

有一个年约五十岁的男子也在套袋。当我知道他是果园的主人后,就请他讲一下苹果生产的工序。他告诉我,不说施肥、打药、剪枝,光是侍弄苹果就有好几道工序:花开了,要疏花,就是把一根枝条上的七八组花序掐去四五组,留下三四组,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坐果量,使留下的苹果能够长得更大;每一组花序都有五六朵花,留下开得最早的中心花和另外一两朵备用花;花开败了,结果了,要疏果和套袋,把每一组果实掐去一两颗,留下最大的果实套上纸袋,这是用来隔绝农药和叶面肥的。再过些日子,就要拉枝了——把结果的枝条往四面拉平挂上沙袋把它吊住,叫苹果能晒上太阳,同时也就抑制了枝条的生长,使得树的营养都用在苹果的生长上。等到九月初,苹果快要成熟了,要摘去一层袋子,叫果子适应一下阳光;过上三四天,再摘去第二层袋子——分两次摘袋是为了防止强烈的阳光灼伤苹果。摘袋的同时还要摘去遮挡阳光的树叶,叫所有的苹果着色;再过几天,转果,把苹果晒不着太阳的一面转向太阳着色。还要在树冠下铺上银白色反光膜,把地面的阳光反射到苹果底部,使苹果萼洼处着色。然后就要摘果了。

3

田沛的二亩二分苹果园

甘肃泾川县红河乡田赵村田家自然村七十一岁的田沛,人们都称他当代愚公。

年,田沛三十二岁的时候,人民公社解体了,政府搞联产承包,给他家分了十六亩二分土地。第二年春天,种完了自家的小麦之后,他就跟上村里有本事的人到庆阳地区趸苹果去了。他的伙伴是个交际很广的人,认识西安市新城区一家国营蔬菜商店的经理,领着他做趸苹果的事。他们到了庆阳,把几户人家刚刚开完花的苹果园包下来,然后看守果园,等到秋季苹果成熟时,把西安市的经理叫来,把苹果卖给他。他们用卖苹果的钱交完承包费,剩余的部分就是这一年趸苹果的报酬。

他和伙伴一起干了一年,第二年就开始独自干,趸苹果的活计很能挣钱。但是干到第三年,他在西峰镇包了一园苹果。苹果成熟时,那个村有一伙青年眼红了,冲进苹果园把早熟的一批苹果从树上摇下来,装进编织袋提走了。这是明抢,他去乡公安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出面抓了两个年轻人,拘留了半个月,但没赔偿损失,这年就白辛苦了。

这件事促使他思考:趸苹果的活容易出事,那么能不能在自己家乡种苹果自己卖呢?他的家在泾川县红河乡一条叫岭岭子的山梁南坡的一片台地上,全村共四十二户,一百八十口人,除了一百一十亩山下的川地,其余四百亩土地都在岭岭子山顶上。山不大,但山坡很陡,山坡后边有一条名叫鬼子沟的深沟。之所以叫鬼子沟是因为那儿没人居住,意思是只有鬼魂出没。鬼子沟北边的山坡上有一小块地,分土地的时候,生产队把那二亩二分地分给他了。他计划把这块地种上苹果树。趸苹果的三年里,他从庆阳和长武县学到的知识是苹果树要长在向阳背风的地方,阳光充足,结的苹果颜色好看,甜,好卖;背风是说春季刮寒风时苹果树开花冻不着。正好那二亩二分地符合栽苹果树的条件。

年春天,他找到县林业局的人,请他们帮忙买了三百棵苹果树苗,在鬼子沟栽树苗。他栽了一天,第二天继续去栽的时候,从岭岭子梁的阴坡上就看见鬼子沟南坡的地里有很多小土坑。他下了山坡走到沟底,才搞清楚昨天栽种的树苗被人在夜里挖走了。谁干的,不知道。他第二次又栽了一天,没想到转天又被人偷了。这一次偷窃者很野蛮,干脆从地面上把苗子拔走了。于是他又栽了第三次。这一次栽上后没人偷了。他就在山坡和沟底下平整土地,每平整出一个小土台子栽上一棵苗,或者栽上两棵三棵苗,把买来的树苗都栽完了。 

树苗虽然栽完了,但是他的心里却升起来一团阴翳:这树苗长大后会不会有人再来偷挖?结苹果后会不会有人来偷苹果?趸苹果的三年里,他也知道了,苹果树的管理也是很辛苦的,一年当中要修剪、疏花、疏果、拉枝、施肥、打药……每天都要翻过岭岭子来苹果园。岭岭子虽说不高,却很陡,小路很难走,光是一个单趟要走一个小时,这不是太麻烦了吗?于是他的大脑里生出了一个想法,从家门口挖个洞子通到鬼子沟去,不就能随时到果园去吗?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认真地翻山走了几趟,反复地目测,自己居住的台地和鬼子沟在同一个高度上,且直线距离也就五六十丈。于是他又计算了一下:前几年父亲主持着他和三个弟兄分家时,他只分到了一个窑洞,分家后自己又打了个窑。那个窑三丈六尺深,一丈宽,一丈二高,他自己十几天就打好了。从前在生产队时,他也打过羊圈和养牲口的饲养圈,三四个人五六天也就打完了。从家里到鬼子沟的距离也就是十四五个窑洞的长度,且土方量比打窑洞还要少许多,自己只要坚持打下去,时间长些,总能打通。

4

田沛挖地道

年5月21日晨,我和朋友们从平凉市区驱车赶到泾川县红河乡田赵行政村,汽车驶上岭岭子山坡上的一块台地,在田家自然村最西边的一个庄稼院门口见到了七十一岁的田沛。他身材高大,面孔清爽。说了几句话,弄明白我是来采访他的,要看他挖的隧道,他就领我们绕过他家的院墙,走到二三十米远处,在山坡上一面壁立的土崖前站住,土崖上有一个不大的木门,他掏出钥匙开了销,推开已经显得陈旧的门板。

在我的想象中,一家人管理果园使用的通道,可能就像电影《地道战》里的洞子,阴暗狭窄。没想到他开启了电灯开关,灯一亮,展现在我面前的隧道却挺直、宽敞,光线充足。我心里很是感慨,为了管理二亩二分苹果园,挖了这么长的一个隧道,这需要多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呀。我问他宽度、高度、长度,他说五尺宽、七尺高、二百米长。隧道接近出口时拐了一个弯儿,且有一段下坡。当我询问为什么有个下坡时,他说,挖洞子时用煤油灯照亮,光线很暗,心里又怕挖得太靠下、钻到地下去,中间就走高了,后来的一截儿,是从鬼子沟往里挖的,为了和这边连接,最后的一段就成了个下坡。

走出隧道,就是鬼子沟。站在一片小小的平地上,看身后的岭岭子,山坡陡得就像直立的墙壁、悬崖。我问他原先通往田家村的小路在哪儿,他说,多年没走过那条路了,叫杂草和灌木丛淹没了。鬼子沟小小的一块平地,往东往北是山坡,长着苹果树,往西是山谷。我问这山谷通往哪里,他说那条沟深得很也陡得很,远处是另一个行政村。问他那边没有通往田家村的路吗?他说没有。

我们站在鬼子沟谈话,询问了他当初挖隧道的想法和过程。他先说了为什么挖隧道,又说了施工的全过程:年春季开始挖洞,也不是天天挖,都是在种地侍弄庄稼的间隙里,他和女人抽时间挖,利用空闲时间挖。挖了一年多,工程过半时出了个意外,靠门口的地方塌方了——原因是洞口上方的山坡上有一个麦场,打场哩做啥哩,把那儿震塌了;塌下来一堆土有他家的院子那么大,光是清理这堆土,又用了一年时间。然后,他就把拉土用的架子车拆卸开,把车厢和车轮子分两次背到鬼子沟来,这样运土的路就近了许多。年的端午节那天,隧道挖通了。
  

挖隧道的三年里,田沛在鬼子沟平整出了一亩多地,种上了小麦。隧道打通后,收割下来的小麦,他用架子车通过隧道拉回家来了。这年春天,他家的苹果树开花结果了。也就是这一年,田家村家家户户都开始在自己家的山坡地栽苹果树。这一年,田沛在岭岭子山顶又栽了四亩苹果树苗。

5

平凉夫妇

张煜旋年出生,在静宁县读完职业学校后去广州打工,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其间又读夜校文秘,自修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年,她与同乡青年王志伟结婚,然后就在兰州的大药房打工,做收银员,同时在甘肃省委党校学习经济管理。之后,她又在一家大型企业做电算会计及市场管理。同时,王志伟也完成了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习,在《甘肃青年报》做记者、编辑,后又在大型企业做经营管理。他们的经济收入稳定了,就想为家乡做点什么——静宁是个贫困县,乡亲们生计普遍艰难。年,夫妻俩在网络上开了个名叫中国静宁苹果网的网站。他们在网上推介静宁苹果,为家乡的苹果卖出去搭起了一座桥梁。
  

年,他们遇到了一件事,《兰州晨报》上有一篇报道发表了出来,说“静宁苹果一斤八分钱,无人问津”,意思是说静宁苹果质量差。静宁县农林部门看到这篇报道后很是着急,想在媒体上纠正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他们找到了中国静宁苹果网站,打电话过来希望网站能为静宁苹果正名。他们夫妻调查清楚了事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有些客商用了静宁苹果的包装,但里边装的都是外地苹果;还有人在纸盒里装了外地苹果,表面又摆了一层静宁苹果。这些人只是利用静宁苹果的高品质为自己赚钱,而没有维护静宁苹果的声誉。于是,他们夫妻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了为静宁苹果正名的文章和静宁苹果的照片。这件事刺激了王志伟和张煜旋夫妇,也启发了他们。他们认为静宁苹果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创出自己的品牌。他们毅然决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决定搞苹果销售,要创造出静宁苹果的品牌。
  

年回到静宁县,他们先是到已经形成了苹果规模种植的李店镇和仁大镇,想在那儿建立自己的公司,并且当年就收购了二十几万元的苹果外销。但那年全国苹果丰收,市场饱和,苹果售价低,他们也没有苹果的销售经验,收购的高端苹果只能降价销售,当年便赔了五万元。他们不气馁,为了能创出品牌,夫妻俩把静宁县山区几个乡的土壤和水进行了采样,拿到北京去化验,看看哪个乡的土壤和水能长出最好的苹果。化验结果出来了,余湾乡的土壤富含硒元素,土壤中性,最适合优质苹果的生长。

那时余湾乡山山岭岭还光秃秃的,苹果种植面积少。正好那时余湾乡的书记刘桂香也想在本地山区发展苹果产业,就热情地邀他们去那边建公司。于是,年他们注册了红六福果业公司,选址定在了余湾乡。他们把自己的住房抵押了,把十几年打工在县城里买下的两处商铺抵押了,贷了五十万元款,又拿出了自己在银行的二十几万元存款,还从亲友那里借了些钱,终于筹集够了资金。年,由乡政府出面征地,他们买下了二十二亩土地,开始建设苹果储藏库和分选车间。
  

但是不久他们就遇到了困难。年春,刚挖好工程地基,遇上了一夜大雨,地基灌满了水。他们抽水拉干土填进去,谁料又下了一场大雨。这样挖挖填填反复好几次,资金短缺,家里亲人的抱怨声几乎让张煜旋精神崩溃。再拉干土又要花钱买,还要花运输费。无奈之下,他们雇来挖掘机把地基里的湿土挖出来晒,土干了再施工。但老天爷并不眷顾他们,这一年雨水格外多,下下停停。老天爷的折腾,让他们多花了一百几十万元,时间还拉长了,原计划当年完成的基建工作,到了年秋季才全部竣工。基建工程和购买各种设备,包括办公楼和职工宿舍,需要三千多万元的资金——好在县上几家银行看他们夫妻是真正干事业的人,就主动来找他们发放贷款。
  

苹果储藏库落成的这一年开始,公司每年收购四千到五千吨优质苹果。他们只收购山地苹果,因为山地通风好,阳光充足,苹果色泽好,亮度高,水分多,硬度强,吃起来酸甜适度,口感好——脆,且适宜长期储藏。苹果都是精选后入库,凡是有阳光灼伤和伤痕的苹果不论大小均不入选,而是低价出售给客商运往市场销售。凡是他们分选后入库的苹果,三分之二由他们设在静宁县城的直销店销售,卖给网上购货或是电话购货的客户,直接送到消费者家里,只有三分之一卖给客商。他们宁愿赔钱或是少赚钱,也要守信誉把优质苹果卖给顾客。
  

访问张煜旋女士,我最后问了一句话:公司为什么起了个这么普通的名字,红六福?她回答:就是红红火火六六大顺福气多多的意思。

作者简介

杨显惠,甘肃东乡人,年出生。年由兰州二中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安西县小宛农场。年入甘肃师范大学(现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年在甘肃省农垦局酒泉农垦中学做教师。年调往河北省大清河盐场工作。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至今。主要作品收入《这一片大海滩》、《夹边沟记事》、《告别夹边沟》等书。短篇小说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上海文学》奖。《定西孤儿院纪事》、《夹边沟记事》是其著名作品,真实地还原了当年的历史场景,动人心魄又引人深思。

来源:平凉市文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