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首令王朝云每唱必哭的词,你知道其中有多 [复制链接]

1#

据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一首《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在今天常被人们用来安慰失恋的人或失去机会的人。那么这一句又缘何令朝云如此伤感?因为这一句含义绝非如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它写尽了苏轼一生的宦海沉浮、命运的无奈,包含了无尽的凄凉与人生的痛苦。而作为最了解苏轼的王朝云,自然对苏轼的这句词有深刻的理解。唱到这句词,自然会想起苏轼一生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于是泪下如雨,不能自已。也正因为如此,朝云亡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这一句出自《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字面意思是: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海角天涯,哪里没有芳草呢!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这首词写作年代不详,但据其内容分析,很可能写于密州任内。这是一首伤春之作。但又不是一首单纯的伤春之词。它更多的是借景抒怀,抒发不被朝廷理解,有志不得施展的忧愤。

上阙描写暮春景色。“花褪残红青杏小。”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词人的视角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残红”“青杏”,两词透出怜惜和喜爱,稍稍冲淡了“花褪”带来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人家,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了,春天渐行渐远,伤春之情骤然袭来。然而,遍布天涯的芳草,不又是一番境界吗!看似旷达乐观,实乃强自安慰。

天涯何处无芳草

“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语出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这世上哪里没有芳草鲜花,你为什么一定要恋着自己的家园?)”,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饱含的复杂痛苦的心情。苏轼一生多次被排挤打击,贬谪流放。他又何尝不希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是现实中迎接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一次又一次被贬谪,一次又一次远离权力与政治中心。明明困苦不堪,他却只能强颜欢笑,自我安慰:哪里没有芳草鲜花呢?何必坚守自己的理想?只要问心无愧,心中坦然,不管身在何处,即“此心安处是吾乡”了。而“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却又一语成谶,继被贬黄州后,后来苏轼又被贬惠州、儋州。想到到这一切,王朝云怎不泪流如雨!

墙里秋千墙外道

下阕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表达了词人希望为国效力的愿望。“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里描绘了一幅充满青春欢快旋律的画面:高墙之内一名天真无邪的少女在欢快地荡着秋千,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传到墙外路上行人的耳中。墙内春意盎然,墙外却冷落寂寞,形成鲜明对比。“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内佳人饱览春光、嬉戏兴尽之后,自顾自回房去了,而墙外的行人却还痴痴地站在那儿,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词人描写这样一幅墙外墙内春光迥异画面,绝非是毫无用意的。墙内春光灿烂,墙外春意阑珊,墙内佳人无情,墙外行人多情,说到这里,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词人写的正是他自己的环境处境,“墙内佳人”指的是京城之内的皇上,墙外行人指的是贬谪之地的词人。虽然“佳人”并没有看到“行人”,并不知道“行人”的苦恼,但“行人”却已为“佳人”痴迷,对“佳人”寄寓了无限的厚望。

墙里佳人笑

当然,由于诗词的多义性,学界对于这首词的理解,向来是有争议的。而这正是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和词人的伟大之处。爱情之说也好,感怀身世也罢,每个读者都会读出自己的精彩。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其中“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饱含深意,也暗喻了苏轼宦海沉浮的一生。流传到今天,又被人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