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是南宋时期的僧人志南所写。诗中所说的“杏花雨”,就是清明节前后,杏花盛开时,天空所下的雨。
“杨柳风”,则是古时候人们把花期之时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信,合之就是“二十四花信风”。
而清明节尾期的花信,就是杨柳风。这首诗所描写的是诗人旅途中的景色。
翻译成白话意思就是
/p>
把船拴在高大的古树阴下,然后拄着拐杖,走过了小桥,欣赏眼前美丽的春光。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因为它落在了的花上,让杏花开的更加艳丽。此时一阵阵的微风,吹拂着脸庞,已经感觉不到寒冷。而那远处杨柳,则不断挥舞着,显的格外洒脱耀眼。
说到杏花,大家自然很陌生,毕竟,其是我国的传统花木之一,又是十二花神中的二月花。
杏花,原产于中国,是佳木斯市花。其花色又红又白,格外美艳,除此之外,杏花又有很好的医用效果,所以其有“中医之花”的称誉。
杏花的花,很特别,因为其在开花后,花色有变色的现象。
比如,杏花在含苞待放的时侯,其是鲜红艳丽。等其花苞不断的绽放时,其色彩就由鲜红边成淡淡的红色。
再到杏花将在凋零之际,其花色就变成了白色。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宋朝的诗人杨万里就曾这样赞颂杏花的花色变化,诗的内容是“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
这首诗,很直白的讲述了杏花的变色特点,其内容也通俗易懂,就不多作说明了。
杏花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又是古老名花之一,再加上其花色美艳可爱,自然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所以,从古至今,流传下了很多赞颂杏花的优美篇章。
比如上面的介绍的两首。
除此之外,再来介绍一首王安石的《北陂杏花》,内容是
/p>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的*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去世后,累赠为太傅、舒王,朝廷赐谥号为“文”,故而世称他为王文公。
《北陂杏花》是王安石通过描写北陂杏花之美,从而反映出杏花高洁的品性,再而引申作者的个性。
诗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意思就是
/p>
满塘的春水围绕着杏花,岸上的杏花,投射水中成了倒影也非常美丽。
虽然春风将杏花吹落了,但它就算漂落到水中,仍然比岸边路旁的花要美艳的多,因为路边的花,会被车轮压成粉尘。
其实,杏花也是有着属于自己的花语,他的花语,就是代表着外表柔弱、害羞,但内心坚强不屈,是经得起风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