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兰陵之永安寺传说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402684.html

永安寺

兰陵故城内原有城隍庙、龙王庙、土地庙、玄帝庙、三皇庙、奶奶庙、对庙(孔庙)亦称文庙、白支庵、关帝庙、文王百子庙等不下十几座,唯独永安寺建庙最早、规模最大、香火最旺。每年四月初八永安寺逢庙会,头三天买卖人就搭棚安摊占地方,黑棚白棚,一个挨着一个,烧香还愿的闺女媳妇、大人小孩人挨人,大小车辆车跟车,穿街过巷向永安寺涌,别的不说,单缺胳膊少腿的、卸肩膀小犁头的从二围子小北门跪到永安寺。

北城门路东,紧邻城墙是龙王庙、城隍庙、土地庙,庙前有棵银杏树,俗称白果树,不结果,都说它是公的,树杈上长出一棵楚桃子树,结的楚桃子通红通红的,因白果树太粗,小孩子上不去,只能看着干眼馋。树前一土台子,一人高,十米左右宽,那是戏台子,每逢庙会或有还愿的,都要请戏班子在这戏台子上唱戏。

往东便是永安寺,谷称北大寺,它在兰陵五中学校的东南角,城墙东北角以西,位置当数全城的最上首。永安寺始建于战国(公元前-前)年前,庙后有棵白果树,结果,人称母的,庙和树属同代建植,该庙原在白果树的北边,由于日久年远,加上灾荒、战乱、雷电击(人称天火)毁坏殆尽。到了唐代大修寺庙,才由官方拔银、百姓捐资重建,据碑文记载,由胡敬德(尉迟敬德)督造重修。解放后保存下来的,应该就是那时建造的,通过记载,可以看出又曾捐资修过。

该庙坐北朝南,在老白果树前略东南。大门前有青砖镶边,白灰尘泥心的影壁一座。门前栽有四棵刺槐,都有一搂多粗。立捐资碑三遍。其中一遍记得有日本驻兰陵侵略*小队长安川正南和小岛的名字与捐资数额。他们每次进庙都要脱帽,在像前三鞠躬,以求中国神灵的保护。门东首有二龙戏珠龟驮碑和平头碑各一块,上刻有捐资人姓名和捐资数额。大门东边面朝西是一座二龙戏珠雕龙龟驮碑,碑帽正中有一立砖大小块立匾,上横刻“重修”,竖刻“永安寺”字样。

永安寺过道三间,叫扇门,砖木结构,门框由两块青石条支撑,大理石过梁,楣上刻着“兰陵永安寺”五个大字,落款“大明万历十三年二月二九日启工”。进过道,是南北约30米,东西宽20多米的天井,东屋瓦房三间,称“三清殿”,供包公、海瑞、于文龙塑像。三清殿前立阴文石碑四块,由北向南第二块为二龙戏珠龟驮碑。西院墙根有一块二龙戏珠龟驮碑,为大明正德年间所立。

天井正面是四周一米高台上的大殿,五步踏步石,大殿明三暗五,出厦带抱柱青砖大瓦房共有丈余,廊下两棵红抱柱锤印金字,上联:日射晓霞金世界,下联是日临梵宇玉乾坤。正中悬蓝底红字匾额题《大雄宝殿》。屋檐正中有一片深绿色琉璃瓦。殿内正中三间各供大佛一尊。他们是“居中释迦牟尼佛,东首筑师琉璃佛,西首阿弥陀佛。每尊佛均配有佛龛,彩色帐幔。佛像正中上方挂一金底红匾“佛光普照”。释迦牟尼佛佛龛两侧有*结余幔帐两尺多宽,大多是*绫飘带对称两旁。飘带上联:佛国之千金世界,下联:天穹白关玉楼台,横批:阿弥陀佛。大殿门两侧也有对联,它是上联:云呈雨势黑天地不多时,下联:雪仗风威白田园能几日,横联:赏善罚恶。持降魔杵的书陀和手持金鞭的加兰在三大佛两边对面站立,三佛后是木质板帐。东西间相对塑有十八罗汉各九尊,下层五尊,上层四尊。罗汉像后板帐相隔,内间供和尚们居住。靠北是内走廊,供起居和尚出入。祭祀后的香客可以从三尊大佛的两侧进入后院,正中大佛的背后是座倒坐观音像,头向西北。像的底座为八棱碑,正面刻有唐朝重修四个大字。两边三面刻有捐款人姓名、资数,八棱碑高一米,碑上安青石莲花宝座,莲花座上塑观音菩萨像。像背对大殿后门。像上是大殿后墙入外接的一间瓦房,叫倒座观音堂,观音堂大门有副对联,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座,下联:因世人不肯回头,横批:普渡众生。

后院约30米见方,正中有一直径5尺有余的莲花样花圃,东屋瓦房三间,是师傅们的客厅和卧室。两屋之间为斋堂。正西是三间屋宽的后楼,所谓称楼,实则底层实心的地上屋,人由楼前平台的东西两侧上楼,楼正中心供“地藏王”,设有佛龛、帐幔,后墙上悬蓝底金字“地藏菩萨”匾一块,地藏王双手合十端坐于台上,身后墙上壁画二龙戏珠腾祥云图案。佛龛前金童玉女对面站立两旁。东首靠北墙建一平台,台上西南供有崔生、送生娘娘、眼姑奶奶,均为女神。崔生、送生二神负责送子、生小孩的,她们身上靠的、背上驮的、腿上趴的、怀中抱着的都是小男娃娃。特别有意思的是崔生娘娘怀中抱着的小男娃娃娃娃面朝前,拉巴个腿,露着小鸡鸡。凡来求子的妇人上完香、许完愿都要掐小鸡鸡上的泥吃下去,回去好生儿子。来求子的人多,把小鸡鸡给掐没了,掐成了小窝窝了。任文法、任文元小时候好上去玩,他们就抓斋房阴沟的泥给塑上。过段时间没有了他们再给塑上。眼姑奶奶是专治眼病的,凡有眼病的都来求她治,西首靠北墙的台子上也有三尊像,她们是疹母娘娘、痘伴格格,中间是筋骨麻木神,出疹子、出痘子、得筋骨麻木病的都来求她治。医院什么用,那时候人们迷信,人穷又没钱治,只好许个愿,好不好病心事到了。东西山墙画有十大阎君,一边五人,他们是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长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云王,九殿平襄王,十殿转轮王。教育人们在阳间多做好事,莫做坏事,不然的话,到了阴曹地府将受十大阎君的惩罚。

庙的后楼东西各有两间配房,是方丈、主持吃斋、念佛和起居的地方,西耳房前紧挨楼根,有一棵一楼多粗的大椿树,树上缠棵碗口粗紫罗兰藤花树,藤冠遮着半个庙院子,一入四月,花香四溢,香飘四、五里,外来蜜蜂来往穿梭于花间嗡嗡作响,似飞机飞过一般,那藤罗花可以做菜吃,清香可口,健胃提神。

庙后有棵白果树,原有四搂多粗,因连遭两次大火(雷击),烧得只剩了个外壳,小时候从里面钻着玩,第一次遭雷击后,树洞内一次坐三、四个小孩玩耍,民国三十五年,第二次遭雷火时,中央*第二工兵营救灭了又着,着了又救,最后只剩下西南半匹皮,树上只有三个枝子了。这树命大,几千年了,现在只剩下西北角这一匹仍年年开花结果,又长有一肩多宽。它也是兰陵变迁的唯一见证。王思玷先生“偏枯”里描述的那庙、那树,指的就是永安寺和这棵白果树。

解放后永安寺先做粮所、卫生院什么的,74年西北圩建小学时永安寺只剩几间破屋框子,原址上只还有几块大石头,可喜的是“重修永安寺”,二龙戏珠碑帽子被镇*府收集保存了起来,还有上30元金票的日*中队长中村佑夫和上20元金票的翻译官安川正南,民国三十二年修永安寺的缘薄碑,据说在埠后村后渠道桥上,可笔者未曾查到。永安寺包括宅院、田园亩,庙地被广志和尚赌博输光后,他也上吊自尽了。“先有永安寺,后有兰陵城”的民言流传至今。

除了寺庙的雄伟壮观外,还有“一片琉璃瓦”、“神上神”、“庙后神”之说。

先说这“一片琉璃瓦”。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贞观公元-年)与玄奘结拜为兄弟,拨银两大修寺庙。兰陵是兰陵王高长恭的封地,永安寺远近相当有名气,因此拨重金由胡敬德(双姓尉迟敬德,勇猛大元帅,说书的简称他胡敬德)“监造兰陵一片琉璃瓦的寺庙”。开工后,尉迟敬德应召出征。等寺庙结工后,尉迟敬德回来到寺庙跟前一看,只见大殿正中屋沿上就只一片带头的绿色琉璃瓦档,哪里一片琉璃瓦的寺庙。尉迟敬德把工头找来喝问道:“怎么就一片琉璃瓦?”,工头回话,是一片琉璃瓦,尉迟敬德用胳膊一比划整个庙说,不是叫建这么一片琉璃瓦的吗?工头说,只说叫建一片琉璃。也用胳膊一比划,接着说,没说叫建这么一片琉璃瓦的呀。气的尉迟敬德干瞪眼,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工头就这么只花了一片琉璃瓦的钱,而赚了那么一大片琉璃瓦的钱。

再说“神上神”是怎么回事。大殿屋脊正中用铁链拴着位神,他就是神上神,他怎么跑到屋脊上去了呢,这里还有点道道,话产姜子牙封神,封了水神封山神,连他的老婆都封了蚂蚱神。他儿子一看都受封了,他也要封号,就说:“爹,你连俺娘都给封了,那也得给我个封号哎。”,姜子牙说“你想当什么神”?他儿子一想,我得当管神的神,便说“我得当神上神”。姜子牙一想,你小子不务正业,整天给我惹事生非,还想当神上神,说道,好吧,就封你神上神。他儿子说:“我上哪就位?”,姜子牙说:“不是想当神上神吗,到庙的屋脊上去吧。”,便把他儿安排到寺庙的屋脊上去了。姜子牙的儿子自当了神上神,在别的神头顶上自觉怪威风,谁知日子长了风吹日晒、雨淋,夏天晒个死,冬天冻个死,还挨冷子砸,哪受得了。大喊:“我不干摔跟头,不当神上神啦!”,姜子牙说:“这神是谁想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的啦,不行!”,于是就用铁链子把他给拴在屋脊上永远不准他下来。

凡到过永安寺的人都听说有庙后神,便也都到庙后去看看庙后神。实际上是在北楼后墙紧底正中一块红石上挖了个弧形门,门内刻了个小石人,这便是庙后神。你知道这小石人是谁吗?他是珍珠姑娘的丈夫,鹰跃山山大王兰鹰王。永安寺最早是人们为纪念珍珠姑娘建的个珍珠姑娘庙。珍珠姑娘为了阻止兰鹰王争地盘杀害百姓碰死在石柱上。为纪念她热爱百姓的美德,所以建了庙,庙内供奉珍珠娘娘像。为了不使珍珠娘孤单,他丈夫兰鹰王又不能受香火,所以便把他放在庙后头。人们为报答珍珠娘娘的救命之恩,也祈求珍珠保佑百姓永安,以后改为永安寺。重修后,改为以供奉佛爷为主兼供其它各种神灵的庙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