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atapeaceofcake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怎么挂号 http://pf.39.net/bdfyy/zqbdf/200921/8231855.html

店附近因为有一家小学,放学的时候会有经过的家长带着小孩进来看看,虽然这样的次数不算多,但是每一个走进来的小孩都会无一例外选择歌剧院,无一例外。其中的好几个小孩会在知道歌剧院的价格之后懂事地放弃购买,拉着家长走掉。然而,家长询问他们想吃什么,或者觉得哪一个最好吃的时候,他们都会无比确信选择这一款看起来巧克力浓郁,侧面层次分明的大地色系甜点。

相比起来,大人们的选择就会偏向于水果,看着清新可人的,比如夏洛特或者日本柚子什么的。每次mo接待过小孩客人,就会过来汇报说:“小孩子真的都选择了歌剧院诶,而且吃过的都喜欢”。我一边觉得安慰,一边也很诧异。好多来店里的人会因为歌剧院的样子而觉得过于甜腻,或者觉得过于有负罪感而选择看着更为清淡的甜品,我们都会觉得说歌剧院真的没什么市场,本身这个甜品还相对做起来麻烦一点,需要耐心和时间把咖啡糖浆“拍”进杏仁海绵蛋糕体;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做咖啡奶油霜也需要更多一点时间,也需要掌握好每一层的厚度比例,等等。没人选择就令我们感到挺白费力气。小孩的选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自然的倾向。似乎人们本身是会喜欢这种看着很满足的食物的。我甚至会想对于食物的选择其实是不是后天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而不是本能。因此,大部分人选择水果和轻盈的蛋糕或许是环境,视觉,以及大部分商家不断强化的结果,像芝士蛋糕,也相对来讲比较厚重,没有蛋糕体,但是大家接受度都很高。奶油,其实35%都是脂肪,颜色和口感的缘故也令人觉得负担较轻。

《第一口:饮食习惯的真相》这本书似乎有印证我的部分猜想。作者比·威尔逊分析说:饮食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基因会影响我们爱吃什么、吃的方式,但是学习饮食的环境更能影响我们对于食物的好恶。

每次想象小孩吃歌剧院的满足画面,都很希望大朋友们享受甜品的时候可以暂时忘掉身材的焦虑,里面含有的糖分和脂肪(其实每一个也不多啊,比起饮料肯定少得不知道多少),享受短暂的无忧,慢慢感受当下的一口滋味就好。

讲起来无忧,mo和我做了一个无忧盒子。最初,我们从TheAllmanBrothers年的唱片《EataPeach》(1)获得灵感,把PomPom的口号定为“Eatapeaceofcake”,希望吃到小甜点的大家都可以很peace。在做第一款常温盒子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把盒子叫做了ThePeaceBox。中文从“冷静”,“平静”,“静静”(?)等等之中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无忧”。选择好的当天,mo就不停脑内循环“愿爱无忧,愿爱无忧吼”。

至于常温盒子的内容我们也琢磨了几回,不愿意放弃我们从去年夏天就开始不断磨出来,觉得味道优质的几款小蛋糕和饼干固定搭配——玛德琳??2,费南雪,磅蛋糕??2,特制焦糖巧克力坚果曲奇,杏仁弗劳伦汀,山核桃苏格兰酥饼,即便某一些点心在市面上不算稀罕。

mo和我觉得无忧盒子应该随性,希望加入两种随机的应季(季节或者节日)。有一天,我从水果店采购完水果出来,顺便问了老板金桔的产地和价格,得知就是家乡特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