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宿迁那些有故事的人和树来听他们背后打动人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6.html

编者按: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你有没有亲手种下一棵属于你的树?即便没有亲手种下一棵树,那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那么一棵树,能让你想起许多……近日,记者走进居民家中,发现很多居民都有和各种树木合影的照片,而这些照片背后都有着能打动人心的故事。

鲍宜龙

村头的银杏树,见证了全村人的成长

照片主人公:鲍宜龙拍摄地点:沭阳县贤官镇蒋元村鲍庄拍摄时间:年春

“这张照片是我在年春天拍的。当时,我和村里的鲍全业一起编写《鲍庄志》,记录这棵‘鲍庄大白果树’时,在树前拍下了这张照片。”3月12日,沭阳县贤官镇蒋元村鲍庄村民鲍宜龙把一直保存在手机中的这张“合影”发给记者。他告诉记者,这棵银杏树是他们村的标志,也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者”。

据了解,沭阳县贤官镇蒋元村鲍庄的这棵银杏树,高30多米,树干围度约5米,需要3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抱过来,树冠面积可达多平方米,每年产果数百斤。因为银杏树又名白果树,所以鲍庄人都称它为“鲍庄大白果树”。

“据史料考证,它已经多岁了。”今年65岁的鲍宜龙是土生土长的鲍庄人,他告诉记者,鲍庄几乎都是姓鲍的。据传,鲍庄人是南北朝文学家鲍照的后人,公元年,鲍氏老祖宗逃荒至此,繁衍生息,这棵银杏树,便为鲍照第八世孙所植。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白果,煮着吃,炒着吃……最解馋了。这样一棵古树,不仅见证了鲍庄人的成长,也是鲍庄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鲍宜龙说,为了保护这棵古树,前几年*府出资建围栏将它围了起来。“以前,银杏树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以后,鲍庄的村民也会保护银杏树,让它一直生机勃勃地成长下去。”鲍宜龙说。

刘天阳(双人照右)

六塘河边歪脖树下的青春记忆

照片主人公:刘天阳拍摄地点:宿豫区曹集乡高圩村六塘河边拍摄时间:年

“我记得很清楚,这张照片是在年春节期间拍的,这是我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柯达照相机拍的照片。”昨日,家住宿豫区锦华名园小区的刘天阳拿出两张照片,指着一张他与同学坐在六塘河边一棵树旁的合影对记者说。记者一边翻看他的老照片,一边听他讲述自己年轻时购买相机拍照的故事。

刘天阳的老家在宿豫区曹集乡高圩村4组,年,他在宿迁一家企业从事油漆工工作。“那时拍照片大多去照相馆,只有在春天时偶尔有人骑摩托车下乡为村民拍照。我很喜欢照相,当时就定下计划,等领工资了一定要买一个照相机。”刘天阳回忆说,当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他便花了多元购买了一部柯达相机。

有了相机,没事时刘天阳便给家人和亲友拍照,也为自己留影。那时拍好照片,还要拿着胶卷到照相馆冲洗。当年购买胶卷与冲洗照片,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可他乐在其中,一直坚持拍照。

刘天阳告诉记者,当时,家住高圩村一组的小学同学张用*正月里请客,让他去陪客。喝过酒,他们俩就坐在六塘河边拍下了这张照片。而另一张照片,拍摄时间则是当年夏天,在村旁排涝沟边一棵斜着生长的柳树上,他故作深沉望着天空,让朋友帮忙拍下的。

刘天阳介绍说,老家门前流淌着的六塘河,河边栽植很多树木,儿时他们在河里游泳,在林间游戏。“现在六塘河两岸建起了风光带,栽植了很多树木,河水很清澈,景色也越来越美。我还会拿起相机,继续拍摄六塘河的美景。”

伍元杰

古栗树,鼓励我不断前行

照片主人公:伍元杰拍摄地点:沭阳新河古栗林公园拍摄时间:年夏

今年38岁的伍元杰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家住沭阳县东方名都小区。在她的手机相册里,有一张保存了5年的照片,那是一张她与古栗树的合影。

伍元杰翻开自己的手机相册,回忆起与这棵古栗树的相遇故事。“那是年7月的一个午后,刚下过一场小雨,天气很凉爽,我和好朋友一起带着孩子驱车赶往新河古栗林公园。”伍元杰告诉记者,在去往新河古栗林公园的路上,她的好友不停地介绍着这个公园:新河古栗林公园历史悠久,其中有0多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园内最老的板栗树树龄有多年。相传,古时栽植此林出于防御、防盗和护寺之需,均按周易八卦图形分布,如果没有当地人引导,游人往往会在树林深处迷失方向,不知归路!听了好友的介绍,伍元杰说,她当时对公园里的这些古栗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到达目的地后,伍元杰被眼前的景象完全吸引住了。“满眼都是翠绿,一棵棵粗壮遒劲的古栗树,让人感觉到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我在一棵比我怀抱还粗的古栗树下盘腿而坐,看着孩子在树下嬉戏,聆听着古树叶子随风摆动的声音,惬意极了。”伍元杰说,那一刻起,她爱上了这棵古栗树,爱上了这种放松的感觉。“我手机里与古栗树的合影就是在那天拍的。好多年过去了,我换过两个手机,但都没舍得删掉这张照片,一直保存着。”伍元杰边看着手机相册边说。

“人到中年,生活压力比较大,工作也很忙,我很想再去一次那片古栗林,但总没有机会,好在我有和古栗树的合影。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翻开手机相册,静静地看着这张照片,轻轻地抚摸着,仿佛能触摸到它历经沧桑的树皮。每当这时,我便会忘记生活中的烦恼与苦闷,重拾信心。古栗谐音‘鼓励’,在我心里,这棵古栗树就是给予我前行的力量。”伍元杰说。

张勇

不知道那棵树,是否还在老地方等着我

照片主人公:张勇拍摄地点:甘肃省武威市戈壁滩*营拍摄时间:年春

6年,20岁的张勇光荣参*,随后跟着部队去往甘肃省武威市,成为原空*第五飞行学院第四训练旅汽车连的一名士兵。

“连续在戈壁滩上颠簸几十个小时,全是石头,没有树木、田地、村庄,毫无生机。”回忆起去部队的那几天,张勇很是感慨。当时正值冬季,当新兵们灰头土脸地走进部队大院时,看到院子里有片树林,虽然树木光秃秃的,却还是给大家带来少许欣喜——来年春天,还是可以看到绿色的吧!

大西北的冬天很冷,气温都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出操跑步时,张勇注意到院子里还有棵特别的柳树,它很不起眼,长在一个鱼塘边,挨着一块刻有“*魂”字样的石头,默默地伫立着。“我老家在宿城区洋北镇,小时候家前屋后都是柳树,离家千里的我对这棵柳树突然就有了亲切感。”张勇说。

7年春天,这棵柳树早早就发芽了,荒凉干枯的戈壁滩终于看到了新绿,这让全连战士都很高兴。夏天,碧绿的柳叶更显得生机勃勃,让人心生欢喜。

“那时出去拉练、执行任务,回到部队大院,第一眼看见这棵绿油油的柳树,顿时觉得全身轻松,恨不得将这抹珍贵的绿色一直装在眼睛里。”张勇说。

时光荏苒,年,柳树从纤细的小树长成一棵粗壮挺拔的大树,从*5年的张勇也要退伍了。临行前,张勇来到这棵树下,拍下了这张照片留作纪念。

“现在我还经常梦到这棵柳树,它见证着我最美好的5年青春,我最怀念的*营生活和峥嵘岁月里的梦想。我还会梦到我的战友——徐州的李然、夏一鑫,西安的袁伟……如果有时间,我一定要回去看看这棵柳树,看它是否还在老地方等着我们。”张勇说。

惜春园老柳树

难忘母校的老柳树

照片主人公:杜光拍摄地点:泗洪中学惜春园拍摄时间:8年夏

今年39岁的杜光,曾是泗洪中学的一名教师。8年夏天,他在泗洪中学惜春园拍下了一棵柳树照片。他告诉记者,他非常怀念母校的老柳树,因为母校的老柳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承载了他很多美好的回忆。

杜光说,和老柳树第一次接触是在年5月,当时自己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从乡下到泗洪中学参加学科竞赛。中午吃完饭后,他和几个同学在惜春园中休息,就坐在这棵柳树下复习下午要考的内容。他清晰地记得,当时同去的一位男同学爬到这棵柳树上,目光坚定地对几个同学说:“我们一定要努力,到这个学校来学习,再到更好的大学,实现我们的愿望。”

懵懂少年,踌躇满志,正如这棵柳树充满蓬勃生机。与柳树的第二次接触是在年6月。这时的杜光已是泗洪中学的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很大。杜光说,当年在六月全市模拟考试后,班主任沈珠辉老师感觉到班级的紧张气氛,经常在晚自习时找他们谈心。杜光记得,那时的月亮很圆很亮,还是在那棵柳树下,沈老师的谆谆教诲如在耳边,到现在还时时温暖着自己。

大学毕业后,杜光回到母校工作。工作第一年时的教室、办公室都在惜春园旁。闲暇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到惜春园中听鸟语、闻花香、看形形色色的树叶,又开启了他和老柳树的接触。杜光说,3年10月的一天,是他工作后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日子,心中既激动又紧张,指导老师吴海在惜春园中,还是在这棵柳树下,用他的经验和热情开导自己。这次的公开课,杜光上得很成功。

年3月,因校园改造,老柳树被锯倒了。杜光说,当时他摸着倒下的柳树,那一圈圈年轮清晰可见,自己和老柳树的点点滴滴犹如发生在昨天,还是那么清晰。

王喜彤

遥远的海南,有一棵我想念着的椰子树

照片主人公:王喜彤拍摄地点:海南文昌椰林湾拍摄时间:年夏

说起有关树的照片,家住宿城区的王喜彤从手机里找出一张照片,指给记者看:“你看这棵长歪了的椰子树,多有意思啊!椰子树都是笔直地生长着,所以当我看见这棵长歪了的椰子树时,非常感兴趣,立马叫室友给我和这棵椰子树拍了张合影。”

这张照片是年的暑假,王喜彤和室友在海南文昌东郊的椰林湾拍摄的。“当时是想去文昌东郊椰林湾瞻仰一下椰香三皇后,在三皇后的雕像不远处看见了这棵椰子树。我的印象里,椰子树都是长得非常直的,不知道这棵树经历了什么,长成了这样。

”椰子树表皮很光滑,想要爬上去很难,即使这棵椰子树歪着生长,想要爬到那个长弯了的地方,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我本来是想爬到那个长弯了的地方合影,奈何树干太滑,而且垂直高度近三米,我怕摔下来,所以爬到一半,实在不敢再往前了。”王喜彤向记者介绍这张照片的拍摄经过。

“世界之大,有趣的事物太多了,旅游的途中,总是让我大开眼界,总有不一样的风景给我惊喜。”王喜彤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