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孔子说:“用未经教育训练的人去临阵作战,等于抛弃生命。”
本章从反面说明教民的意义,是对前面一章的有力补充。
不教民,是未经训练、不具备战术素养的普通百姓。以不教民战,更深层次的内涵,是不对国家推行教化,穷兵黩武,把国家百姓强行推入战争。
以,是用的意思,“以不教民战”,是用未经训练的人去打仗这件事。《论语》古注中有人认为这里的“以”是衍文,如果没有这个“以”字,“不教民战”,就成了不让老百姓参战,显然是相反的意义,并不符合这里的语言环境。
在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已经很严重,战争成了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战事频繁,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死亡人口很多。一场战争下来,需要补充大量兵员,这样,很多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被推向战场,其中不乏有老人和儿童来充数的。孔子认为,这些现象都是*治的失败。
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论语》和孔子并非完全反对*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孔子强调虽文事必有武备,孔门学问很重视国防建设,强调备战思想,然而,强调不要抛弃生命。
这样,本篇系统完整地讲述了为*实务中的方方面面,点明了重点关键问题,即使是现代的*治实践和管理实践,似乎仍然没有超出它的范围,而其心法表现得却比我们现代人的认识还要全面深刻,切中要害,直达本源,历千古而不改,有志的读者在此徘徊体味,得其精髓,必能在实践中获得收益。
孔子杏坛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