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些村落已难以看到旧有的痕迹,昔日田园相望的农村景象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乡村的飞速巨变,迫切地要求我们把各乡村的人文书写下来、保留下来,以便激励子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争取更大的业绩。
乡村修志一方面可以记录传承乡土社会的风俗人情;另一方面又细致反映了当代乡村向城市演进的过程,为社会学研究保存了第一手资料。
发展概况
年,八角村成立低级社,下辖3个社(大队),朱尔通书记号召3个社大力发展果业,栽种苹果树,当年秋后,各社开始挖树坑。年,高级社成立,八角村划成7个社(大队),春天开始栽种树苗,品种以青香蕉、红香蕉、金帅为主。村东小东壃栽种60亩,东城6亩,王家茔5亩,金家茔3亩,甄家茔3亩,李家地2亩,北沙前2亩。每棵果树的占地面积为4×5米,南北行向,由孙嘏臣、侯云峰带领10余人管理。因在幼树期,果树行间空隙很大,所以,行间间作大豆、花生等矮秆作物,以合理利用土地。
年,小树到了整形期,村里安排朱相奎任果园队队长,朱维品任技术员,还有汤勤祖等10多人进行专业性管理。
年,八角村分为4个大队,期间,陆续将分散的果树集中搬迁至小东壃大片,果园里的果树也按4份分开。一大队由汤愈祖、朱相宽负责;二大队由朱崑吉、朱逢吉负责;三大队由汤勤祖负责;四大队由朱铭寿、朱光仙负责。期间,又新栽新品种小国光30亩。因没有水浇条件,肥料缺乏,技术落后,故产量很低,每棵树就结十个八个果。年,4个大队合并后,八角大队将零散的果园集中,将果园里的果树全部搬至小东壃,至此,村里才有了一片方方正正的亩苹果园。是年,大队安排朱吉庆任果园队长,汤愈祖、朱铭寿任技术员,带领20多人对果园、果树进行专业化管理。因化肥紧缺,肥料主要以人粪尿为主,没有水浇条件,农药主要以“”、“DDT”、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为主,深耕法除草,故效益很低。年,大队派姚殿良去莱阳农学院学习果业技术,年,大队又派汤愈祖、王永华去莱阳农学院学习。年,王永华担任果园队长,汤愈祖任技术员。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方法不断完善,故产量和果品质量都有所提高。年,朱相季任果园队长,汤勤祖任副队长,汤愈祖、王永华任技术员。-年,八角公社果树站站长田鲁明经常到大队果园进行技术指导,大队果园也经常与福山县绍瑞口村进行技术交流,所以,大队果园的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年前后,大队果园苹果亩产达-斤左右,总产量达30-40万斤左右。各类苹果的价格是每斤0.16元左右,果园年总收入七八万元。年,大队又在果园东栽种小国光苹果56亩。-年,果业是八角大队的主要副业之一,也是大队很可观的经济收入。
年,大队又在北沙前发展葡萄40亩,品种以佳丽酿为主。大队从果园队抽调王永茂任队长,朱建吉、王永华、朱相勇参与管理,陈志宁任技术员。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解体。但葡萄园仍为大队集体所有。大队以原有的40亩葡萄园为中心,留用北沙前18个方共亩、东北沙20亩,共亩土地发展葡萄。年秋,大队将小东壃亩苹果园按人口分到各户。年,原大队苹果园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已不成样子。年,很多果农把自己的果园进行转让,由王瑞安、朱崑吉、朱文长、朱乐滨、朱文简、朱延禹、汤勤祖、朱维杰、杨明伦、朱延睦等户承包。
年冬,国家推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号召农民向“万元户”看齐。在这种形势下,村*支部书记朱维宁号召全体村民大力发展果业,种植红富士苹果,以提高经济收入。春天,村集体出钱买来红富士树苗,免费提供给村民栽种,由杨世*担任果树技术员,指导农户规划与种植,确保苗木成活率。年以后的几年间,八角村的红富士苹果面积迅速增加。年,村集体的亩葡萄园被朱相季承包,葡萄品种主要有佳丽酿、玫瑰香、巨峰、烟73、烟74等,朱相季每年向大队上交元承包金,合同期到年。年,村民开始栽种大樱桃,但面积很少,主要品种是大紫和那翁。由于不懂管理技术,所以多年没有产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村红富士苹果栽种面积的不断扩大,苹果产量不断增加,果品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年,全村苹果总产量达80多万斤。
年秋,村委投资元,在老果园南建起占地平方米的果品包装场。村委安排杨世*、朱光仙具体负责,朱常利、朱程维、汤勤祖参与,收购包装本村生产的苹果。包装好的苹果主要销往福山果品公司、烟台果品公司和龙口复发中记等单位。
年,国家开始对果业征收特产税。按果树的产果期征收,分3个档次,即初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年,第一批栽种的红富士已经结果,但产量不大,属初果期,这一年上缴的果业特产税很少。当年,红富士以每斤3.5元的价格销售,供不应求。年,全村红富士总产达10多万斤,价格2.5元1斤,而青香蕉当年价格是0.75元1斤,小国光1元1斤。秋后,根据市场状况,朱维宁书记召开果农会议,提出对一些效益低的老品种进行“高接换头”,特别是零散栽种的亩老品种和村东的56亩小国光必须高接换头,并给予免去-三年的上缴提留优惠。果农积极响应,并在2年内将56亩小国光全部“高接换头”换上了红富士品种。3年后,“高接换头”的果树全部开花结果。
年,蓬莱园艺场场长张金铭到村指导果树套袋技术,并收购套袋苹果,80毫米一级果2.8元1斤,当年套袋数量很少。年,福山区农业局给全区果业发展优秀的5个村每个果袋5分钱的补助,八角村是享受这个优惠*策的村庄之一,当年全村共套袋8万个。当时,国内没有苹果纸袋,果农使用的是日本袋和韩国袋,日本袋0.22元个,韩国袋0.14元1个。经套袋后的苹果质量好,价格高,有力地拉动了果农对苹果套袋的积极性。
年,引进了日本壁蜂授粉技术,蜂茧每个0.5元。福山区兜余镇山后村的刘老师、回里镇巨甲村的孙培艺老师到村进行技术指导,村委组织种植大户10余户,现场学习放蜂技术,当年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此,全村普遍采用壁蜂授粉,改变了以前人工授粉的状况,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果品产量翻番增长。
年前后的几年间,各农户纷纷在自己的果园内打机井。村里投资40多万元在墩东修建蓄水池一处,铺设地下管道多米,安装供电设施,使东岛供电全覆盖,解决了果园的浇水问题。
为了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很多果农还开荒造地种植果树。年,村民朱永吉在西北沙投资10多万元,开荒造地28亩种植葡萄。
年,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村里将集体的苹果园进行公开竞标,老果园、小果园都按50元一亩竞标。老果树不作价,小果树按每棵20元竞标,并一次性买断。竞标后,承包者往村里上缴提留。1年,按照国家*策规定,新的土地承包期为30年,这一新规定给果农吃了定心丸,给果业生产带来了勃勃生机,给高产值的大樱桃种植带来了迅猛发展。是年,村里免费给村民提供优质大樱桃苗木,以推动大樱桃的发展;村里邀请了山东农业大学的3位教授到村指导大樱桃种植规划。
2年,八角划归开发区后,取消了“三提五统”,至4年,全村从事果业的户数余户(根据年特产税统计),果树种植面积达多亩(村东至墩东1亩,村南亩,村北近亩)。其中苹果近千亩,年产量2—3吨,年产值—0万元;大樱桃1亩,年产量1吨,年产值1万元左右;葡萄亩,杏50亩,及小量的桃、枣、核桃等。
8年,村北近亩果园被征用,村南亩果园被预征,果树仍然由本村的原果农管理。年,村东的1亩果园被征用,果农全部实行了农转非。
果类品种
八角村的果类品种主要有:苹果、大樱桃、葡萄、桃、梨、李、杏、山楂、核桃等,成片的品种有苹果、大樱桃、葡萄3种。
苹果:从年开始栽培,主栽品种有青香蕉、红香蕉、金帅、秋花皮、红玉。年,栽培小国光。年,栽培小国光、烟青、红星。年,开始栽植红富士。90年代初期,发展着色系富士(92-58、91-26)、秋富一号、长富二号、玫瑰红、乔纳金等。年,发展优系乔纳金、元帅系3代、4代,北海道9号、世界1等。这些品种在几年后逐渐都被淘汰。年,发展栽培优系红富士(烟富1-6号、1),主要发展栽培烟富3号。
大樱桃:从年开始栽培,品种有大紫、那翁。年,开始发展红灯。年,栽培的品种有莫利乌(意大利早红)、先锋、拉宾斯、红蜜、鸡心、左腾锦。年,主要品种有13-38、雷尼尔、斯坦勒、萨米脱、红丰、美早。2年,主要品种为乌克兰系列(早大果、友谊)。2年以后,主要栽培的品种有红灯、那翁、先锋、拉宾斯、斯坦勒、红蜜、雷尼、萨米脱、美早、早大果。
葡萄:品种有佳丽酿、烟73、烟74、贵人香、蛇龙珠、巨峰、玫瑰香
果树管理
(一)整形修剪:
苹果:年以前,苹果树都是乔化栽培,根砧为海棠种和苹果种,树势较旺,树体比较高大,进入结果期较晚,约需7-8年。进入盛果期约在12-15年以上,结果寿命较长,约30-50年,甚至更长。树形多以三大主枝疏散分层形、十字形、开心形为主。
果树的修剪提倡“随树作形,因树修剪”。整形修剪时间在落叶后至来年春发芽前,夏季一般不修剪。修剪多以短截为主、疏缩结合。用“里芽外蹬”法开张枝条角度,前期利用辅养枝背后枝组结果,以提高早期产量。盛果期多以背上、背斜枝组结果为主,衰老期更新枝组,回缩复壮,以延长结果年限。-年间,在红富士修剪上,运用“刻芽、拉枝、环剥”等技术,以提高早期产量。这样修剪,一般4-5年就能结果,8年后可进入盛果期。年后,树形多采用自由纺垂形、单轴延伸,以提高早期产量。修剪以冬季为主,冬、夏结合,枝条不短截,以疏为主,疏缩结合,及时更新结果枝组,调节结果部位,以达到连年高产、稳产、优质、延长结果寿命和树体寿命。
大樱桃大樱桃的修剪较苹果来说更简单些,主要是春季发芽前拉枝、刻芽和夏季摘心为主,树形多为丛状自然形和主干分层形2种,骨干枝不留分枝,全部单轴延伸,骨干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春季发芽前,疏除徒长枝,将旺枝拉平,再配合刻芽技术以促其早期产量。年后,整形多采用自然开心型和自由纺垂形,骨干枝单轴延伸,不短截,以疏为主,疏缩结合,枝条角度拉至80度。因连年冬季有冻害发生,后期一般不采用刻芽促花的方法。夏季修剪仍以摘心为主,特别是红灯、美早等品种,当春季新梢长5-10厘米时摘去顶尖,连续摘心直至7月底结束。
葡萄整形全部采用架式栽培,分单篱架式和单柱双篱架式2种:
整形多为多主蔓自由扇形和单干双臂形为主,冬季修剪在落叶后2-3周至来年春伤流前1个月内完成。修剪方法根据品种特性而异,分短梢修剪、中梢修剪、长梢修剪和单枝更新、双枝更新、回缩更新。如玫瑰香,留3-5个芽短截;巨峰等大粒品种留5-7个芽短截。
(二)花果管理:
苹果:年以前,苹果很紧缺,人们很难吃上苹果,所以对花果的管理基本上是保花保果的措施。花期前后,增加树体营养,人工辅助授粉,提倡“一树花,半树果;半树花,一树果”的理念,求的主要是产量,只要产量高就能多卖钱,各个果品等级之间差价很少,只有几分钱。年,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产量逐渐增加,各等级之间差价也逐渐拉开,果农普遍进行人工授粉,花期喷施尿素、硼砂液,以增加树体营养,提高坐果率。同时,重视地下肥水管理和树上病虫害防治,力争多结大果。年后,引进日本壁蜂授粉技术,坐果率大幅提高。坐果后,进行疏花疏果,一般每15-20厘米留一个花序,每花序只留一个中心果。果实全部套袋生产,重视秋施基肥,增加树体营养储备,使果品全部个大、色艳、质优。红富士苹果生长天可完全成熟。
大樱桃:开花期几乎和苹果同期,有个别年份略有差异。前期花坐果率高,果个大。花期管理重视一、二期花的保留,有条件的用疏花,将后期发育不完全的晚花全部疏掉,节省养分,以保证坐果率和幼果的快速生长发育。谢花后,及时浇水施肥,增加营养。早熟品种如红灯,30天可成熟上市。晚熟品种如斯坦勒,50天可成熟上市。大樱桃成熟期最怕遇雨水,雨水大的年份可造成裂果、烂果而影响收成,甚至绝收。自年果农将苹果反光膜在大樱桃成熟期包住大樱桃果实防雨,减少裂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杨世*投资10万元建大樱桃防雨大棚6个,共6亩,使大樱桃既能防裂、防雨,又能延迟上市,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葡萄:盛花期在6月1号左右,不需人工授粉就能坐果很好。酿造品种不套袋栽培,而鲜食品种全部套袋栽培。套袋生产出的葡萄既干净又卫生,美味可口,还减少了用药量,减轻了烂果,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施肥浇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没有化肥,果园施肥主要靠人粪尿。施肥方法是,每棵树挖6-8个放射状的坑,将人粪尿倒入坑内,然后培上土。在浇灌上,当时没有水浇条件,主要靠老天下雨。80年代初期,村里在村东南修了一个占地10亩的平塘,地下埋设30厘米直径的水泥管道直通葡萄园和苹果园,用于浇灌。生产责任后,承包果园的果农和葡萄园都用上平塘的水,解决了果园的水浇难题,使村里的果园变成了水浇园。从年开始,逐渐大量使用优质化肥,如:尿素、磷酸二铵、撒可富等。施肥分3个时期,早春的3月以氮肥为主;膨大期的6月以复合肥为主;9月份以后,以农家肥配复合肥料。施肥方法是放射状撒施,每棵树6-8条施肥沟。施肥后覆土再浇水。90年代初,南平塘水库因海水倒灌,水质含盐量太高,已失去利用价值。年前后,果农自发打机井上百眼,村两委积极配合,帮助解决电力问题,并从水源好的机井铺设地下塑料管道,有偿为果农服务。干旱季节,昼夜不停为果农浇地,有朱秀吉、原绍*、朱延禹、陈良敏、朱相柏等积极为果农服务。至此,八角村没有浇不上水的果园。年前后,随着各类果品市场的日益饱和,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既要有艳丽的外表,还要有丰富、健康的内在品质,因此,对土壤管理、施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由过去单一的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向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转变。村主动和烟台农科院土肥所联系,对果园进行测土配方,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透气性,保持水土,改变土壤团粒结构,按绿色食品要求,规范生产。5年以后,针对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果农相继使用叶面肥、液体肥、冲施肥、腐质酸性肥料、氨基酸肥料、菌肥等肥料,农家肥全部腐熟后再使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病虫害防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杀菌剂主要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多菌灵、代森锌、代森铵等,杀虫剂过去主要用“”、“DDT”、“DDV”、“”等,这类农药大多是剧*、高残留、低效。如“”残效期年,等有机磷类农药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和危害。进入90年代,杀菌剂大量使用了进口农药,如多抗霉素、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杀虫剂多以日本进口农药为主,如速灭杀丁、氯氰菊酯,尼索朗、霸螨灵、灭幼脲、灭扫利等。大多为高效、低*、低残留。年后,国家法律规定,严禁在果业上使用“”、“DDT”、“”等农药,果农开始使用生物农药,如农抗、杀呤脲、吡虫啉、阿维菌素等。5年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果业病虫害的防治必须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如性引诱、防虫灯等,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在村大量推广使用。
果业新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八角公社果树站站长田鲁明为八角村果农传授赤眼蜂养殖技术,使果树虫害密度大幅下降。90年代,福山果品公司果品科长张泽铭老师,每年冬、春两季到村指导红富士苹果整形修剪和早期丰产技术,现场示范刻、拉、剥技术的应用,使全村果树提前进入盛果丰产期。年后,福山区果树站于成广站长、韩明健站长、杨华升、常启鑫果树专家,每年到村讲解果业的发展方向,传授新品种的栽培新技术;常启鑫、杨华升每年到村对大樱桃幼树整形修剪作现场示范。年蓬莱园艺场场长张金铭到村讲课,传授苹果套袋技术,使全村苹果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年,全村苹果种植大户共30多人去臧家芦上村听莱阳农学院专家授课,学习红富士苹果树改良修剪法。同年,引进了日本壁蜂授粉技术。是年,全村推广灭幼脲,使多年造成果树早落叶的顽固虫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年,烟台市果树站副站长王忠和来我村讲解了有关水果树的保护地栽培。年,烟台市果树站研究员邵达元到村讲解了大樱桃的发展新品种、新技术。3年,国家果品质量管理中心主任杨杰到村讲解如何提高果品的外在和内在质量。8年,烟台农科院房道亮到村讲解新型病虫害防治。9年,烟台农科院土肥所研究员于忠范、姜学玲到村讲解新型土壤管理技术及新型肥料的应用技术。
(资料来源于年编制的《八角村志》)
作者:陈立红
编辑:余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