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水果不套袋,害怕不好卖”,套袋是水果生产中的重要管理环节之一,套袋对于改善果实着色、减少农药污染、减轻病虫危害、防止日灼和鸟害的发生都有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套袋水果果实风味变淡、口感变差、好看不好吃的现象愈演愈烈,已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进而影响销售,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危害之一。
关于套袋还是不套袋,业内一直存在争议,源味君也曾看到正反两方为套袋一事争得面红耳赤,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水果到底应不应该套袋?
1套袋优势很明显
套袋可以显著改善水果着色和品相。
就拿咱们最常见的苹果来说,如果农户没有给苹果套袋的话,往往很多挂果就会品相不佳,一般着色程度最高也就70%左右,而如果套袋的话,苹果着色的面往往就几乎接近完美,最高可以达到99%。
所以说,果农为了提高亩产收益率,也为了卖上好价钱,并达到城市或国外消费市场的准入标准,就会不得不给水果套袋了!
据统计,一个苹果套袋的话,可以帮助农户多增收3~5毛钱,一亩地按照个苹果计的话,就可以让果农增收~元!
套袋可以降低水果上农药残留。
对于现代的种植业来说,农药和化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了,为了提高果树的挂果率,就会对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而农药处理方式便是最有效的手段了!
不过,我们都知道喷洒农药时会容易留有农药残留,会影响水果的品质,也无法达到中高端水果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准入需求,因此,通过给水果套袋,就可以避免农药喷洒在果实上,尽量降低水果的农药残留浓度!
水果套袋也可以有效预防一些病、虫、鸟害。
许多水果套袋后,能防止多种虫害。特别是果实蝇,在我国南方危害极大,果实蝇能将卵刺入瓜果内,孵出的幼虫蛀食瓜果肉,造成瓜果局部变色,而后全瓜果腐烂变臭,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北方也出现了果实蝇危害水果的报道。目前只有水果套袋才能阻止果实蝇危害水果。
水果套袋可以减少农资成本。
通常套袋是在幼果期进行的,可以避免果实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相对稳定的温湿度下,果实的长速更快,个头也会更大。
而果袋里也含有着一定的农药,这就意味着可以少打几次农药,减少了农资的成本以及残留的程度。
2争议:该不该取消套袋?
支持方:
应该取消套袋技术
1.不套袋已经成为世界主流
套袋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为了改善果面质量、提高商品果率、适应果品出口,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水果套袋技术。
但是,日本现在开始取消套袋,国外水果生产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波兰、新西兰、意大利等,也开始做到了水果无袋化生产。这些国家的苹果品质较高,优果率达80%以上,占据着国际高端市场。
2.套袋的弊端越来越多
套袋水果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在品质下降:套袋后,果实总糖含量降低,酸度增加,风味变淡,内在品质下降营养物质减少。
另外对于果农而言,套袋是果园管理中用工最多的项目,随着近年劳动力价值的大幅提升,套袋费用几乎已占到水果整个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成为果农生产的沉重负担;
再者套袋后极容易发生套袋斑点病,即使防治再好的果园也难以杜绝,其他病害如日烧、苦痘病等发病率也有不同程度上升。
检验检疫部门人员在对果园的巡检过程中发现,套袋的材质几乎都来自于再生塑料膜或废弃的彩印包装袋改制而成。
众所周知,再生塑料大都是由垃圾回收料、甚至是医用输液针管等废弃物品加工而成,再加上制作流程中环境卫生不合格,由此制成的塑料袋极不安全,一般存在大量的有*有害物质。
而废弃的彩印袋其中的油墨溶剂不仅含有苯还有铅等重金属,所有这些有*有害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游离释放出来,随着和水果的长期接触,慢慢就会迁移到水果身上。
而我们食用此类水果,将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
“
总而言之:果实套袋技术的缺陷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果农工作繁重,劳动效率低
套袋成本高,果农不堪重负
套袋果口感、品质降低
果实不耐储运、环境污染严重
套袋材质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有害物质迁移
反对方:
不应该取消套袋技术
国外水果大多都做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和工业化生产,所以人家的果树可以不套袋。
但是,我国目前还是粗放型种植,在农药残留、商品率、销售市场等难题没有其他有效措施解决的情况下,取消套袋技术万万不可行。
此外,以下四点,更是水果不得不套袋的原因!
1.消费者更喜欢外观漂亮的水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消费者不知道水果是否好吃,但外观漂亮是最直观的,也愿意高价购买颜值高的水果!这个是农民使用果实套袋技术的最根本原因。
2.我国水果精加工水平低、产能有限
光果经过清洗、精选分级,外观也会变得非常漂亮,但是仅仅简单的挑选分级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可惜目前我国从事水果精选加工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加工产能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消费者对光果有不少误解和偏见
光果长时间风吹日晒,果面布满灰尘,看起来很丑很土,许多消费者误以为质量很差。另外,许多消费者认为,不套袋的果使用的农药多,果实残留的农药也比套袋果多。光果只有被少数内行的消费者认识和青睐。
4.防止裂果的发生
一些水果,生长发育期容易裂果,这个原因也很复杂,品种的习性,水份的多少,管理的好坏,以及环境条件不利,特别是有些桃品种,裂果严重,葡萄也有,对这些易裂果品种套袋也大大减轻了裂果程度,甚至套袋后杜绝了裂果的发生。
3
中国能取消水果套袋吗?
我国每年在水果套袋上花费亿,如此巨大的支出,最终都要果农和消费者以及整个产业链共同承担,到底值不值?我们能取消水果套袋吗?
到底能否取消水果套袋,71岁的果农张虎林老人有他的看法。
多年来,张老一直从事生态果园的推广。谈到果树套袋问题,他说:我用血一般的教训告诉你,取消套袋最起码目前还不可以。
年,张虎林老人被邀请在陕北宜川指导生态果园的管理,老人一到宜川县,就专门考察了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果园,并召开全体成员大会。
会议回顾总结了多年来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套袋、铺地膜等所谓的现代农业措施,给环境、土壤、果品带来的各种危害,并要求本合作社所有成员从此开始坚持六不用——不上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激素,不套纸袋、不铺地膜,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生产出让消费者放心的有机农产品,并能品尝到40年前的苹果风味。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当年的6月22日午后14:30,延安老区有机苹果产业基地几个果园突遭冰雹袭击,时长不超3分钟,使几个果园10~20%的苹果受到了伤害,张老指导的果园就在其中。
尽管种出来的有机苹果真的就是小时候的味道,但因为苹果上的雹点,苹果销售惨遭滑铁卢,果商们明知道受伤的果子比正常果子味道更美、更可口,却硬是不收。
理由是不像正常果面好看,买主只挑好看的,味道和口感都是次要的,“货卖一张皮”,果商到手里卖不出去。即使有收购商,给的价格都是次果的价格,合作社社员怨声载道,多亩的苹果成了所有人的心头痛。
老人最后无奈表示:“水果套不套袋不是果农说了算,是市场、是消费者说了算,消费者是又想好吃又要好看。要想不套袋就得国家统一都不让套,那样既减少污染又让果农减轻负担。”
在源味君看来,水果套袋应该因地制宜:不同的水果品种,不同的种植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在苹果、梨、葡萄等水果品种产区,已经有了套袋的习惯,而且销售价格又是非常理想,那就可以采取套袋的技术手段来管理;而对于有些水果来说,不适宜套袋,如杏、栗、柿等,像杏子套袋,果个小结果多,一棵树套袋套到猴年马月;柿子等需要充足的光照积累糖分,常年捂在黑糊糊的袋子里,不照阳光,肯定酸涩难吃。
总而言之,卖出好价钱,这个才是衡量是否应该套袋的标准!
关于水果套袋,你怎么看?作为果农,你会为了省成本而不套袋卖光果么?期待留言!
编辑
卷耳()
排版
小抽屉
不够看,更多精彩在这呢!
●废弃蔬菜的创新处理,看小创意如何拯救农业大危机!
●肉价一路看涨,为了国民能大口吃肉,中国开启全球爆买模式
●县委书记、县长上阵直播,售卖农产品,效果到底如何?
●中国农村:3亿人出走后的世界
●89岁袁隆平英语直播上热搜:我们都误会他了
●干过房产中介、建筑工人、销售员、养殖户的他,历经七年磨砺终成年入50万的“番茄王”,他说“做农业会上瘾”
●为什么要给我们的孩子吃有机食品?
●我大吃货国,究竟是怎样满足14亿人的口腹之欲?
●从沿街乞讨到身家亿万,“特养教父”32年的农业路堪称一部传奇史
追寻源汁源味农产品
体验源汁源味农生活
源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