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肃慎人来自何方 [复制链接]

1#
刘*连工作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1728797949939712

笔者并非专家、学者,只是想在借鉴前人典籍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谈一谈个人对《山海经》这部旷世奇书的看法。欢迎各位朋友来平台共同学习讨论。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很多民族曾经空前辉煌,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但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迁徙,昙花一现,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肃慎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是古代东北亚三大基本族系之一。那么,肃慎族是起源于何处呢?我们还是到史料当中去寻找答案吧!

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舜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

——《竹书记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

——《山海经大荒北经》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山海经北山经》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山海经大荒东经》

肃慎之国,在白民北。

——《山海经海外西经》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能够看到,肃慎族在虞朝和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和中原王朝有来往了,《竹书》当中说的息慎就是肃慎,而且在东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具体的地理位置在白民国的北面。白民国就是秽貊族建立的国家,当时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肃慎是在不咸山的附近。“不咸山”,公木先生释作白头山与兴安岭的合称;而宫玉海先生认为“不咸山”是刊误,应为“小咸之山”,即小兴安岭之白头山,无草木指的是山的上部。

笔者以为,宫玉海先生认为“不咸山”是刊误应该是对的,但是笔者认为不应是“小咸之山”,而应该是“大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山经》记载了“小咸之山”,既有“小咸之山”,一定就有与之相对应的“大咸之山”,否则何来小咸之说呢?而“咸”就是“兴安”。“大咸”即现在的大兴安岭地区,“小咸”即是小兴安岭地区。

笔者对“不咸山”地理位置的判断有什么依据呢?下面笔者说明一下。

一、符合史料的记载。

《海外西经》中载肃慎之国在白民北,白民之国即秽貊族建立的国家,地理位置在中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大兴安岭地区在松嫩平原的北面,正符合《海外西经》的记载,肃慎国所在的“不咸山”在白民国的北面。

二、符合汉语音译的习惯。

“兴安”一词与“咸”字的读音相同,只是在音节上有一些变化而已,实际上就是相同的读音。但是肃慎语言在翻译成汉语时,两个音节被记成一个音节,也是常有的事儿。例如“双阳”这个满语地名的汉语译音有十几个,如“出万”、“酸”、“苏完”、“苏瓦盐”、“双阳”、“苏瓦延”、“刷烟”、“酸焉”、“苏斡延”、“苏完延”、“苏瓦烟”等。其实它们都是来自同一个满语语言“SUWAYAN”,只是不同年代的作者在著述时,由于自身的民族、用语、方言、发音、选字等的不同,也就难免在译写时造成上述名称的极不统一,少的只用一个字,多的用了三个字。所以说将“兴安”记成“咸”是符合汉语音译的习惯的。

三、符合语言的传承。

这要从“大兴安岭”这个地名说起,大兴安岭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按照通用的说法: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应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而满语与中国东北历史上的秽貊、肃慎、夫余、高句丽、沃沮等部族的语言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满语中的“兴安”一词也极有可能是从肃慎语中被保留并传承下来的。

综上,笔者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不咸”之山应为大兴安岭,而肃慎古族是从极寒的大兴安岭地区兴起的。

(配图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