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晋源回忆幼时四月杏儿熟 [复制链接]

1#

编辑:程程投稿/p>

昨天,5月25日,星期二,下午是村内赶集的日子。傍晚回家,捎带到集上转了转,竟发现所有的水果摊摊上,几乎都有杏儿出售。打开手机查了一下,才是农历的四月十四,距那首著名的《汾河流水哗啦啦》歌儿中,“待到五月杏儿熟”词儿里的五月,还差了整整半个月呢!

杏儿,是山西的当家水果之一。小时候,与我们村(今晋源区武家庄)相距约五六里,地处西山脚下的王家坟村,就生产一种叫“毛歪嘴”的杏儿。这种杏儿,不仅个头比一般杏儿大,而且晶莹细润,皮薄汁甜,在当地十分出名。可惜的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种杏儿竟失传了。

那时,不仅所知所见的水果品种很有限,好像产量也都不高,加上村里人日子都紧巴,孩子们一年中能吃到的水果,十分有限。而在这有限的水果中,我对杏儿却是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杏儿除可以吃以外,杏核(我们叫杏骨骨)还可以用来玩。那时,农家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买来的玩具。所有用来玩的东西,差不多都是身边可触及,也容易得到的物品,杏骨骨,便是其中之一。当麦熟时节,在街巷中有挑担卖杏儿的小贩出现的同时,街头便有男孩子在弹杏骨骨、砸杏骨骨、猜杏骨骨玩,或吹着杏骨骨做成的哨子到处跑了。女孩子们玩抓杏骨骨、弹杏骨骨(与男孩子玩法不一样),则大都在家中的炕上……只要杏骨骨没在玩时都输光而又补不上,兜兜里的杏骨骨,就会玩一夏天,一个个磨的溜溜光。

杏儿,有“甜骨骨”和“苦骨骨”之分。上面所述用来玩的杏骨骨,都是苦骨骨。甜骨骨的仁,砸出来后可以直接吃,有一股淡淡的甜味,淡淡的香味,很好吃。但甜骨骨杏儿很稀少,又比苦骨骨杏儿贵好多,记忆中,只吃过有数的那么几回。

杏儿,还有“酸毛杏”和“*绵杏”之分。这并不是指杏儿的两个品种,而是特指其两个生长阶段。酸毛杏,也叫毛杏、青杏,指得是那种尚未成熟时,色泽青绿,通体绒毛的杏。有好多种水果,如葡萄,如苹果……在未成熟时,都是酸的。杏儿也是如此,故称“酸毛杏”。但毛杏的那种酸,不苦不涩,咬上一口,立即口水横流,胃口大开,反而受一些人的特殊喜爱。故而,旧日就有专门卖酸毛杏的。那时,妇女怀上孩子,即俗称“害娃娃”时,若正赶上青杏上市,那是千方百计也要买几个尝尝的。当杏儿老熟后,色泽变*,酸味消失,果肉绵软,那就是“*绵杏”,能大量上市了。

昨日,在集上见到的杏儿,有大有小。但从外观上看,均是*绵杏无疑。然而,转了一圈,却少见有人购买。也许,是面对色鲜味美的各色水果,杏儿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或许,是人们对这种早早上市的杏儿,还心存疑虑。那就不得而知了。

年5月26日

一座城池一段历史一种情怀

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