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风不肯停仙驭,贾岛的题戴胜如何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介绍 http://ask.bdfyy999.com/

《题戴胜》唐·贾岛

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在中唐,贾岛和姚合并称“姚贾”,作为“苦吟派”的代表,注重字词推敲、形式追求,是晚唐体的先锋。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有言“郊寒岛瘦”,实际上是指贾岛为诗简啬孤峭的风格。

何为“简啬孤峭”?即诗风清奇悲凄、幽峭枯寂,而修辞上则苦吟推敲,锤炼字句。一方面批评了他们在风格上的偏隘,另一方面也对他们精工字词作出肯定,只是格调无法大气起来,虽然影响了晚唐至宋初的诗歌走向,终归还是被更大气、更积极的诗风所取代。

不过这只代表了贾岛的文艺创作倾向,就好像我们说苏轼是“豪放派”一样,都只是取其特点名之。苏轼的婉约词是他的豪放词十倍之多,贾岛虽然是“苦吟派”代表,也不代表他真的首首诗都会去咬文嚼字,只是概率上比其他随性而为,不讲究的诗人要大很多。

像这首《题戴胜》,就是普普通通一首作品。既没有需要苦心研究的字,于内容上也不是多高妙。这就是看见了美丽的戴胜鸟,想起了前人的作品,在引用中变化,写了自己看到戴胜鸟的心情而已。

戴胜鸟,又叫鸡冠鸟,因为头上的羽毛和古人头戴彩色布条做成的“华胜”非常相似,因而得名“戴胜”。如今看起来倒是有些像印第安人的羽毛头饰,因为形状、色彩都很夺目,所以历来被大众喜爱。连大白鹅都有骆宾王赋诗,戴胜自然也有的是人写了。

孔子说: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就是这个道理,世间万物,飞虫鸟兽,都可以在诗里面学习到。

不过像这种类似于咏物的诗,总归是从形态、习性方面去下手,万变不离其宗,并不见得有多好。

贾岛这首诗算是写戴胜中比较有特色的。

他的特色并非个人风格,苦吟做派,相反这首诗写得相当简单直白,更像是初入诗歌的小孩子读了他人之作,又见到五彩美丽的戴胜鸟,一时有感而作。

而这个他人之作,就是前辈张继的《上清词》: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道家是大唐国教,所以唐朝官员大多对道家有兴趣和研究,诗词作品中带入玄学、仙境之类的因素,实在是大势所趋。所谓“上清”,是道家三清境之一,即玉清、上清、太清,但是也有指天空、月亮,或者直接代指道教大功。

比起贾岛的《题戴胜》来,张继的这首诗写春景、用神话,其实气象更加开阔一些。

从平仄格式上来说,时间早一些的张继作品是押平水韵“六麻”部的折腰体,也就是没有遵守相粘的规则。而贾岛在中唐,格律诗的规则都已经成熟,所以《题戴胜》是一首平仄严合的仄起入韵,押平水韵“五微”部的七绝。

从内容上来説,明显可以看到贾岛的《题戴胜》中,和张继的《上清词》意象重复,甚至连诗意走向也差不多,只是更多地进行想象和延伸。

张继的《上清词》是用《汉武帝内传》中关于西王母的故事:

七月初七,王母降,自设天厨,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像鹅卵般大,圆形色青,王母赠帝四颗,自食三颗,帝食后留核准备种植,王母说这种桃三千年才能结果,中土地薄,无法种植。

西王母命令紫阳宫女捧着丹砂去往汉帝居所,所驾驭的春风却不肯停留,直接吹往蓬莱仙山去观赏盛开的杏花。

《上清词》,估计是在天和气清,春光无限的日子里,张继极目远眺,心情舒朗而作。这里的“上清”就是取青天、天空的意思,描写的是春日清空,和风无边,桃杏争春,犹如人间仙境的景色。

紫阳宫女作为西王母的信使,是和民间传说中的“青鸟使”重合的。所以才会出现贾岛诗中“紫阳宫女化身飞”,他在这里直接将西王母送春使换成了“星点花冠道士衣”的戴胜。这是用道家仙女来形容戴胜的外形好看吧,既把戴胜拟人化,又把戴胜取代了青鸟,还没有脱离张继原诗的意境。

如果不读张继的诗,固然能读懂他的比喻,就很难想到他背后写春光、写西王母汉帝的旧典。

“能传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它要真是能传达春的消息,那到了这人间仙境,我们一定要留住它,别让它再把春天带走了。

这两句依然是在张继的“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上发展而来。

张继的汉家天下春风留不住,那我们就把戴胜抓住吧。

这首诗就是这么点意思,其实并没有多深的内容,只要结合贾岛参考张继的原诗,内容、意境就一目了然了。

还有一点,是所有这些神话的底色,那就是“戴胜”这个词,实际上最早就是出现在西王母的头上。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所以中国的神话故事,文艺形象,其中总是有些关联的。

鸡冠鸟好看,西王母戴胜好看,人类学习戴上彩条布,看见鸡冠鸟,命名为“戴胜”。

西王母住瑶池,信使是青鸟,使唤紫阳宫女,宫女能飞送春风——宫女变换成信使,穿着道衣、华冠,幻化成了鸡冠鸟。

中国文人的浪漫幻想,就在这其中兜兜转转。

因了这份神奇想象,《题戴胜》算是不错的写鸟的作品,要比平常写法高出很多。

但总的来说,中上之作吧,虽然说不能什么作品都要求有思想性,但是咏物诗缺乏寄托,总是不可能流传成为千古名句的。

这类型的作品到了今天,除了在介绍戴胜的中国文化意象的时候拿出来嘚瑟一下,并没有更多的存在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