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治疗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332091/果爸小启:
早春二月的江南,杏花随处可见。农舍前、水榭边、篱笆旁,或盛开满树,或斜出一枝,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桃杏不知人意恼,花开犹似昔年红。
杏花不是报春花,不是迎春花,也不是争春花,它不争名夺利,更不居功自傲。
杏花不像梅花菊花那样傲雪凌霜,也不像桃花李花那样活波烂漫。它恬淡安逸,宁静致远。隐藏在唐诗宋词里的杏花,有的开得欢乐,有的开得落寞。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罗隐:梅花已谢杏花新
《杏花》(唐)罗隐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罗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才华横溢,写过许多绝妙好诗。比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又比如“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然而罗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有其才而不能尽其用,生活十分悲苦。这首《杏花》则是借花抒情,咏叹人事代谢,世事沧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宋)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这首七绝记述了人到老年的志南和尚一次春游的过程。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春雨的细腻湿润,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唐宋两朝是中国古诗词的黄金时代,甚至涌现了很多会作诗的和尚。比如唐朝的齐已,《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多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李白、杜甫、元稹位居第五;又比如本诗的作者、宋朝的志南。
志南和尚这首诗,语言清淳,娓娓道来,在写景时充分注意了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富有情趣,所以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赞赏。
志南和尚生平不详,其生活状态亦不考,他在当时的诗坛上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二泉先生”诸人那么大名气。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册。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听说院子里的杏花开了,诗人兴冲冲地过去欣赏,然而院子的大门紧闭,将诗人无情拒之门外。任凭诗人轻轻敲了小半会的门,也无济于事。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其实主人啊,你院子里花开满园,春意盎然,这想关也关不住啊,你没想到吧,一枝盛开的杏花,都已经露到墙外面来了。
该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尤其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杏花的俏皮可爱,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后世人们以“红杏出墙”来形容女人不甘寂寞,做出不守妇道的事情,这可是与诗人原意大相径庭的。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是一首与诗人往常风格不同的诗,看似写的是早春景色,其实寓意深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宋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诗人一夜未眠,忧心忡忡。自己虽然并无赏花的心情,但人们憧憬的春天还是如约而至了,令人欣喜。
创作此诗时,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一生忧国忧民的诗人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有着强烈不满。
诗人不仅长期宦海沉浮,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风烛残年的爱国诗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
陈与义:杏花微雨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杏花微雨里,吹笛到天明。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南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年)年或六年(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城中旧游,当时值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
杏花微雨里,吹笛到天明。
而南宋朝廷在南迁杭州之后,仅能自立,却又偏安一隅。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而这正是作词的要诀。
陈与义早年工于诗作,晚年填词,存世词作不多,只有10余首,但堪称精品。比如本词中的“杏花微雨里,吹笛到天明”,语言优美,意境悠远,不愧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果爸思诗
杏花,极其普通的花卉,既不寓意富贵,又不比喻繁华。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就是这普普通通的杏花,盛开在唐诗宋词里,有的描绘春景,有的讲述心情,还有的忆古伤今。
杏花,在唐诗宋词里,有的开的欢乐,有的开得落寞。所有爱花的人,还有爱诗的人,你品,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