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三年级下册语文每课重点内容
TUhjnbcbe - 2025/1/12 21:20:00
1  .《古诗三首》#三年级下册语文#

《绝句》一诗中描写了迟日、江山、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勾画了一幅生机勃勃、

光彩夺目的春景图。

《惠崇春江晚景》是题画诗。诗题中的“惠崇”是北宋名僧,整首诗描写的是宋代诗

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诗中描写“桃花初放在江暖鸭嬉”

景色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三衢道中》是纪行诗。这首诗真美!诗中有水,如“小溪泛尽却山行”;诗中有色

彩,如“绿荫不减来时路”;诗中有鸟,如“添得黄福四五声”。

2  .《燕子》一课的作者郑振铎。课文从外形、飞行、停歇的姿态三个方面来描写燕子

的,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3  .《荷花》一课的作者叶圣陶。

(1)  课文中的“冒”字可以换成“长、钻、伸、露、探、冲”等字,“冒”字让我们

体会到荷花的生机与活力。

(2)“画家”是指的是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4  .《昆虫备忘录》一课主要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几种昆虫。

5  .《守株待兔》

⑴“守株待兔"中的“株”是树桩的意思,“待”是等待的意思。“守株待兔”的意思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撞死在树桩。

(2)“走”的意思是跑;“释”的意思是放下;“冀”的意思是希望。〃因释其耒而守

株,冀复得兔。”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农夫便放下了他的农具日夜守在树桩旁

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3)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

好结果的。

(4)本学期你课内学过的寓言故事有《守株待兔》《南辕北辙》。你课外读过的寓言

《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刻舟求剑》。

6  .《陶罐和铁罐》

(1)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

尊重,和睦相处。

(2)铁罐的特点:傲慢、自负、蛮横无理;陶罐的特点:谦虚、友善、宽容。

(3)许多年过去了,当人们把陶罐从厚厚的堆积物中挖掘出来,擦洗干净后,它依然光

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不见了踪迹。

7  .《鹿角和鹿腿》

告诉我们的道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8  .《池子与河流》

(1)本文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以及池子与河流的不同结局,这个寓

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

为。教育人们:不要贪图眼前的安逸,虚度年华,应当多为社会做贡献。

(2)《池子与河流》是用的诗的形式来讲的寓言故事。池子的观点是过清闲的生活,结果

完全枯干;河流的观点是遵守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的自然规律,结果,至今长流不

断。

9  .《古诗三首》

(1)《元日》写的是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写放鞭炮、喝屠苏酒、换上新桃符的热闹情

景;《清明》写的是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描绘了细雨纷纷,行人心境凄冷的节日情

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描绘了自己身居异乡,想

象家乡亲人重阳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怀。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忆”

是思念,“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本诗中的千古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其表达的游子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曾打动许多游子离人之心。

(3)春节,听着那嘴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就会想起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

暖入屠苏”;清明时节,我想到的诗句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

逢中秋佳节时,出门在外的游子就格外想念家中的亲人,正如诗句所说的"独在异乡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  .《纸的发明》

(1)中国古代的四大的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2)造纸术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又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再后来,在蚕丝织成的帛。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

纸。东汉时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现在纸的家族里有书写纸、复印纸、包装纸、餐

巾纸……

11  .《赵州桥》

(1)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

加建造的,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2)赵州桥特点是:雄伟、坚固、美观。赵州桥的设计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中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征,赞

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作者:张择端画面内容: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历史价值:让人们了解了八九百年以前古都风貌和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向我们介绍了具有八九百年历史的古代绘画作品《明上河

图》,抒发了作者对这件艺术瑰宝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热爰与赞美。

13  .《花钟》

(1)这一课告诉我们: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因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

时间有关。

(3)课文重点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A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4  .《蜜蜂》

(1)本文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课文节选自他的《昆虫记》。

(2)作者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作者想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辩认方向的能力。

(3)这个实睑告诉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

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

(4)实验过程是“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一等蜜蜂”。

(5)本文表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

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5  .《小虾》

(1)本文通过记叙“我”捉小虾、观察小虾打架、照顾小虾的情景,交代了小虾的一些

习性,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小虾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

方面,介绍了小虾的一些知识;另一条是围绕“我”展开的,按照“捉虾一看虾一照

顾虾”的顺序写小虾的活泼可爱。

16  .《小真的长头发》

(1)《小真的长头发》的作者是高楼方子。

(2)小真的长头发的神奇功能:从桥上垂到河里,可以用来钓鱼;从牧场的栅栏外面甩过去,能够套住牛;如果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要是把辫子绷紧了拉在树上,妈妈就可以用来晾衣服;如果小真把头发烫起来,头发就会变成树林。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1)课文的作者是顾鹰。

(2)英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英英会请各种各种小动物住进去。你想变成一只小鸟,你想做的事是飞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⑶“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等小动物住在里面。

18  .《童年的水墨画》

(1)课文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组生活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2)这是张继楼的诗,表现了孩子童年生活的快乐。

(3)《溪边》描述孩子钓鱼的事;《江上》描述了孩子在水里嬉戏、潜水的情景;

《林中》写孩子采蘑菇的事。

(4)重点句子: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19  .《剃头大师》

(1)课文中的“害人精”指的是给小沙剃头的师傅,"剃头大师"指的是“我”。

(2)文章以“剃头大师”为题的好处是:这是一个调侃,运用反话,幽默诙谐,增加了

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0  .《肥皂泡》

(1)《肥皂泡》的作者是冰心。

(2)冰心资料: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对大自然的赞美,

以及对母爱与童趣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3)肥皂泡的特点是:圆满、自由、透明、美丽。

(4)本文写的是冰心回忆自己小时候玩吹肥皂泡游戏的故事,表达了她对童军时代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

(5)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飘到天上,飘到月宫,捎去我们对嫦娥的问候;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飘进海中,好奇的小鱼钻进球中,随着小球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解I」山上,映着朝升的太阳,放出七彩光芒。

21  .《我不能失信》

(1)课文写的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表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格。

(2)宋庆龄为了信守教小珍叠花篮的约定,没有去伯伯家,表现了她遵守诺言的品格。我还知道有关诚信的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1)  课文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来写奇妙的世界的,其中描写天空时是抓住曰出、云彩、

雨点、落日、群星等几方面来写的,描写大地时抓住了植物的生长、树荫、落叶、冰

雪几个方面来写。

(2)本文的中心句: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下册语文每课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