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蛋糕作为甜食界主导的今天,
杏仁茶依然是开封甜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这个百年前外来的美味,
像是柔中带刚的守卫,
驻守着开封小吃的门槛。
有一家铺子,
一碗杏仁茶传承了6代人,
它就是——马氏杏仁茶。
宗书兴,开封人,马氏杏仁茶第六代传承人。
开封的杏仁茶,据传是八国联*入侵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离,曾在开封暂居,留下了杏仁茶的美味。
而今天所说的马氏杏仁茶,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最开始的故事还是一段佳话……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洪水淹没*河南岸,灾民遍地,马氏高祖父马兴道好心帮助一位过路的乞者,乞者告诉了其得知的宫廷秘方作为答谢,并叮嘱不要外传,最后得知此人是御膳房甜点御厨。
马氏曾祖父马建国从高祖那里学此秘方,四处采购原材料,制成杏仁茶,在乡间贩卖,改进配料、缩减了成本,将先前宫廷秘方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广受众乡亲喜欢。
如今的的摊主老板宗书兴,其实是马氏杏仁茶的第五代传承人马素梅的丈夫。
几年前,两口子在西司夜市开起了一个小摊位,经营着传承下来的杏仁茶,并对传统的滋味输入现代制作,提升包装、销售,使口感与味觉体验更上一层。
年,马氏第四代传人临终前叮嘱小女儿马素梅,一定要将杏仁茶的工艺传承下去。两口子铆足了劲,用心经营着小摊位。
但不幸的是,年12月16日,马素梅因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早早离世,马氏杏仁茶的经营和发扬,就落在了宗书兴的身上。
背负着岳父生前遗憾,与妻子未遂之遗愿,宗书兴对杏仁茶的制作更是事事上心。选料精益求精,更不断尝试更适合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口味。
20余种的食材,在古朴的瓷缸中摆放的整整齐齐。主辅料一律采用手工制作配制,保证口味与质量。
仔细甄别各种食材的产地、成色、纯度。如花生,就必须选用开封本地出产饱满大粒的通许县花生,炒制香酥脆才算合格。
没有满意的玫瑰酱,索性就自己酿造。必须是玫瑰盛开之时,选花苞饱满、瓣厚香浓的刺玫瑰花花瓣,用糖、蜜腌制,需要耐心等待,才能收获完美的成果。
主料和辅料精确的配制比例,既保证了底汤的粘稠度与醇香度,手工把关的辅料制作工艺,又能最大限度发掘食材本身的特色,保证味觉的纯朴真实。
“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最纯正的传统工艺!”是马氏杏仁茶一直以来所汲汲追求的唯一目标。
制作的过程必须要熟能生巧,多少粉需要用多少凉白开先冲开,再用多少毫升、多少度的热水、用什么速度倒入,才能凝结成功,下的功夫一点都不能少。
从三九到三伏,原汤完全不受气温影响,看上去永远白净玉洁,稀稠适中、不凝不澥,口感甜润可口、醇香迷人。
马氏的杏仁茶,厚厚一层的配料,一大碗扎扎实实,看着就过瘾。
轻轻搅动,晶莹透亮的的茶汤飘着清香扑面而来,整碗杏仁茶变成了玫瑰色,其中还藏着店家的小心思——添加了红糖!让杏仁茶更滋补,仅此一家哦!
如今的马氏杏仁茶,供应有4种都深受欢迎。招牌杏仁茶焦、香、脆,满满的内容,一口下去香甜的气息立刻充满口腔。
豪华杏仁茶中还加入了巴旦木、香蕉片等等,口感更上一楼。适合夏天的冰沙杏仁茶,是开封首创,茶汤浓稠不泄,凉甜解暑。
双人水果冰沙杏仁茶里,半碗都是水果,水果的清香与爽口让杏仁茶更显醇厚,焦脆的小料和绵绵的水果不断在嘴巴里涌出一层一层的幸福感。
马氏杏仁茶经营的还有莲子粥,主料为粳米和莲子,加入了山楂和葡萄干,酸甜口味特别开胃。
传统老味油茶,使用寺门出售的正宗牛油炒制,每一口都香浓无比!冰糖梨水添加了银耳、大枣、桂圆等辅料,熬制数小时,充分把梨子中的果胶都熬出,清心润肺。
马氏杏仁茶在依旧在西司夜市里,不忘初心守护着传统的传承。
年,马氏杏仁茶被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纳入第六批“河南老字号”保护名录,光明网、百家号等媒体也争先报道。
总会有一种美味留痕于于不同时代的味觉记忆,马氏杏仁茶愿与你一道为老味小吃的兴荣,贡献自己微薄力量。
摄影
新鲜水*
编辑
肥而不腻
店名:
马氏杏仁茶